在农村,60、70后的人可以说是现在种地的生力军,可以说他们都是现在科学种田的老把式。然而,他们也已经都进入了老龄化的阶段,80、90后的人又多在城市发展,可以说很少干农活,00后的年轻人更不必说了,甚至有的连农活怎样干的都没见过。如果以后60、70后的这批人不能再干了,也许农村就没人种地了,你信吗?

说真地,农村60、70后的人都是种田的好手,自小就有着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的念想,他们不但能吃苦,同时也有着科学种田的先进思想,由以前的种植模式亩单产量的几百斤,发展到亩单产量一千几百斤。
虽然农民的日子好过了,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仅靠这一亩二分地还是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的。为了家庭生活得更好一些,因此,他们便选择农闲出外打工,可以说,60、70后的人既是种地的能手,也都有着生存的一项技能和本领。

常言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说真地,80、90后的青年相比60、70后的人思想要开阔的多,也更有经济头脑和消费意识,更跟经济大潮,当然,这也是时代的发展。
因此,80、90后的青年自走入社会,便有着较强的经济意识,出外发展也成了他们的选择。几乎很少干农活,甚至有些年青人常年在外,连农活是怎样干的都不知道,自然而然,农活也就落在了60、70后人的肩上。

虽然老百姓自古就有着“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的说法,但有一些庄稼活的细节不学还真不行。比如、犁地、耙地、栽秧、打谷、扬场这些农活,现在的年轻人也只是说说而已,如果做起来,相比60、70后的人那就差远了。
毕竟80、90后的人,只是看见过,而真正体验过的却很少,但不能说一点不懂,毕竟父母的辛苦他们是了解的,00后的人更不必说了,可能很多人都没看见过。

尤其现在这个年代,以前在外务工的80、90后们,不少的甚至都在城市里安家居住,其孩子也和城市人无异,别说干农活了,甚至连有些农产品都没看见过。
我的孙子9岁,这次放假回来,竟然都问我,花生是树不是,生在土中的花生竟然都不知道,当然,这也怪咱没和孩子说过农活的事。总之,一代更比一代强这句话我信,以后的孩子都是享福的毫无疑问。

如果现在的孩子让他们去做农活,我想他们可能会接受打他们一顿,也不愿干农活。毕竟现在的互联网发个视频可能都比干农活挣的钱容易,所以说,60、70 后这批人如果不在了,也许农村就真的没人种地了呢?当然,民以食为天,没人种地还是不行的,国家的扶农帮农的惠农政策又不断推出,以后也肯定会有大的庄园主出现,却不知以后这些田地会由谁来种?对此,大家是怎样认为的呢?欢迎留言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