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席”也称“坐席”,这是民间的一种俗称,当然,不同的地方都有着一些不同的说法,比如、“吃汤水”、“吃酒席”、“吃桌”、“吃大席”、“坐摊”等等,其意思都是一样。在农村,凡有婚丧嫁娶,孩子出生、满月,乔迁,升学等大事,事主都会告知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等去“吃席”,这也是一种普遍现象。
“吃席”的人,当然也不会去吃白食,为了表示自己的心意和对事主的关心,也都会按自己的心意随些份子钱,这是人情世故,也是人之常情。
常言道:“来而不往非礼也”。人与人相交,不是尔虞我诈,贵在和平相处,也只有平等的相处和感恩回报,才让彼此的亲情与友情得以友好的延续和发展。不知大家发现没有,近年来的农村,好像“吃席”的人比以前越来越少了,咋回事?是人情淡薄了还是人们没钱去随份子钱了?
小编认为,现在“吃席”的人越来越少原因,归纳起来应该有三点。一、就是现在的人生活条件好了,不在乎去吃一次酒席。在以前,人们生活条件差,平常那是连肉也舍不得吃的,只有过节过年才可以解解馋,一旦有人家办大事置办酒席,自然也会凑个热闹。
而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地提高,想吃什么就买什么,甚至有时感觉都没什么东西可吃的了。不说别人,就我本人来说也是如此,在以前的60、70年代,能整天吃白馒头感觉就很理想了,当时的玉米面窝头醮上捣碎的辣椒吃的都津津有味,现在却大鱼大肉吃不去味道来。
可以说,现在的日常生活中,比吃席的菜品也差不了很多,我想,现在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是现在“吃席”的人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
二、就是现在的人思想观念变了。在农村生活的人也许都有此感悟。在以前,不管谁家,一旦有困难,只要知道,街坊邻居都会跑去主动帮忙,情谊远远超过金钱利益,人情味十足。
现在的人,和以前不大一样了,多数人正应了这句“各扫自己门前雪,莫管它人瓦上霜”的古话。这句话虽然是用在少管闲事做人的方法,但却已多数用在了人与人的交往中。
不说别的,比如、以前如果有人拉车东西很困难,人们看到,多会去主动帮忙,现在如果有人车子坏了,你找人帮忙,可能人都会躲着走。
前段时间,我骑电车去超市,由于刚下过雨,不小心骑到了路旁的沟里,弄的一身泥,幸好没伤着。自己想找个人帮忙把车子弄岀来,见到有三四个个人曾经路过,喊了半天,人家连车子都没停,后来,还是两个小学生路过帮我把车子推了出来,看来,好人还是有的,下一代更可赞。
咱又扯远了,说这的目的就是现在的人思想观念不一样了,也许“吃席”也是如此。
三、经济压力大,时间观念强所导致“吃席”的人少了。现在的人虽然生活提高了,但经济压力也大,“吃席”浪费的是时间,也许这“吃席”的时间,就会让时间观念强的人,少挣上百元。当然,这类人不是感情淡薄,多数该随份子钱随份子钱,只是时间不允许而已。
另外,也有平常不相互走动、高高在上之人办酒席,多数人也是不会参加不随份子的。人是相互的,老百姓又多数都是不攀高不溜须之人,平常没来往,即使酒席办的再好,他们也不会去捧这个场。
其实,人都是有感情的,只要有交往有情谊,就是不去“吃席”也会人不到场钱到场的。现在农村“吃席”的人越来越少,不是人情淡薄了,也不是没钱随份子,多数应该和上述我们所说的有关,不知大家是怎样认为的?欢迎留言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