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不能复生,虽然老人离世后其后人都会以隆重的仪式进行哀悼,并以“入土为安”的老传统埋入地下,但过百天、过周年、过三周年,却是我国传统丧葬习俗中的重要节点,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和纪念方式。那么,过百天、过周年,过三周年是怎样过的呢?都由谁来参加?下面小编就说说当地的习俗和看法。

一、过百天
过百天也称“百日祭”,就是逝者去世后整整一百天的时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百天是人离世后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老人们认为,人死后,不过百日,其灵魂仍然停留在世间,也只有百天以后才会正式地去另外一个世界去生活。
因此,亲人们便在百天这个时间节点来缅怀和纪念,希望逝者能够得到灵魂的安宁和在另一个世界生活的更好。同时,百天过后,也可以让亲人对逝者的离去缓解一下悲痛的情绪,逐渐地回到原来的生活中去。

过百天,一般来说,在第99天就以准备好祭品,其中包括酒、肉等供品及纸钱、香烛等,第二天去坟前祭祀,在时间上,一般在中午的10~11时,不过12点。老人们认为,香可以通灵,纸帛可以作为另一个世界的钱,意思就是要逝者吃好喝好,带上钱到另一个世界能够好好地去生活。
过百天的人员,逝者的儿女必须到场,还有逝者的直系亲属侄子、侄女等下辈,一起去坟前以示纪念和缅怀。

二、过周年
过周年,一般指的就是逝者去世后满一年的纪念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周年纪念日也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在小编的家乡,一般都是过一不过二,也就是说,一周年必须过,二周年不过,最后三周年结束一个人人生的过程。
老人们认为,逝者走入另一个世界已经一年的时间了,逝者的灵魂惦记家的欲望犹在,会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这犹如人在外一年要回家一样,是与家人沟通的时候,这也表达了活着的人对逝者的怀念和敬意。
过一周年,一般来说,就相比百天要隆重了,家人也会为逝者摆上好的供品及纸钱、香烛等来祭祀,并邀请所有亲友前来参加,一起来纪念逝者感恩逝者,以此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而且主人家还要对这些客人安排饭局以示感谢,所参加的人员,不但和逝者有血缘关系的人要参加,包括所有亲朋好友都要尽量参加,当然,特殊情况也可不到场。

三、过三周年
过三周年就是是指逝者去世后的第三个周年纪念日,这也是人逝去后最后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在我传统文化中,三周年纪念日具有特殊的意义,很是重要。
老人们认为,时值三年的时间,逝者的灵魂已经完全离开世间,已习惯于另一个世界,过三周年的习俗代表着家人对逝者的最后告别和纪念,三周年已过,再纪念逝者就和以前的列祖列宗一样了,以后的祭祀活动就要等重大祭祀节日了,比如,清明节、中元节、十月一等等这些节日了。
过三周年,按照通俗来说,这是一个隆重的纪念日,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要参加,这期间既有缅怀与思念,也有彻底摆脱逝者已消失的意思。民俗也称“脱孝”,意思就是说,从此以后,对于逝者的孝服不用再做保留,化悲痛为力量,努力过好自己的人生。

总之,过百天、过周年、过三周年,这是我国传统丧葬习俗中的重要时间节点,人们通过这些节点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人员参加,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之情,同时,逝者的后人也可以得到彼此的安慰和支持。当然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有各地的习俗,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十里改规矩”。对此,大家所在的地方不知和小编说的可一样?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