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但人是有感情有思维能力、懂得感恩的一种高级动物,因此,过世后其后人都会把丧事尽量办得隆重一些,搭灵棚、设灵堂,供奉其遗像、灵位,然后才下葬,以此来表示应尽的孝道和对老人的感恩与怀念。
在现实生活中,一般来说,老人离世后,多数的人们都会把老人的遗像放在灵位旁,以供参加葬礼的亲朋好友祭拜,待下葬时,其后人手捧遗像一同去墓地。那么,逝者下葬后,其遗像该怎么处理呢?是随逝者而去?还是该留下保存呢?

遗像是烧掉还是带回家保存?
遗像是逝者生前的生活照,老人离世,一旦埋入地下,其一生的是非功过也会随之而去。遗像是烧掉或是留下保存,其实,这并没有定论,一方面是要根据活着的人对逝者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要根据当地习俗。
老人下葬后,遗像随逝者棺椁入葬或烧掉也未免不是好办法,毕竟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最讲究的便是“入土为安”,逝者以回归大自然,他的一切的一切也该回归于大自然。留下遗像对于看透生死、心胸开阔之人也许无所谓,如果对于看重生死,重感情的人也许会徒增哀伤。
所以说,遗像是在墓地随逝者而去烧掉还是带回家保存,要看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生不易,把逝者的遗像带回家,寄托哀思以此怀念也不是不可,那应该怎样带回家怎样作以保存呢?

下葬后遗像怎样带回家中?
也许有的朋友会说,把遗像拿回家就行了呗,其实,这也是有讲究的。按照老传统,遗像为后人的纪念物,不可乱拿。应由孝子亲自带回家,而且在墓地到回家的途中,要把正面朝自己的胸口,背面朝外。这样的讲究,也是逝者已安息,却永远会留在自己心中。

那么,把遗像带回家后该如何保存呢?
如果有祠堂,遗像放入祠堂当然最妥,能与祖祖辈辈的人在一起,也是逝者最好的归宿。后在祭祀的重大节日也可以集体祭拜,不但寄托了哀思,也增强了家庭的认同感与集体感。
不过祠堂并不是都有的,在没有祠堂的情况下,应把遗像放在屋内正北的位置,毕竟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坐北朝南一直是“正”的方位,这也意味着逝者的家庭地位和后人对逝者的孝道理念。
不过,一般情况下,正北也多为正厅,是招待客人的地方,很容易导致客人的压抑心理,因此,建议存放遗像的位置以放在偏房为好。
毕竟偏房相比正房安静很多,这也适合逝者安息居住,既免除了外来拜访之人看到心里压抑,同时也便于家庭成员日常祭拜和思念。
小编认为,把遗像自墓地带回家后,在没有祠堂存放的情况下,最好以红布或黑布包裹放在柜中小心保存。毕竟逝者已逝,遗像放在室内只会让其家人看到徒增悲伤。存放不等于消失,在思念之时,就拿岀来,平常放在柜中也是对逝者遗像的珍惜和敬重。

说真地,人已离世,无论是在墓地把遗像烧掉还是拿回家存放,都比不了老人在世之时好好孝敬。人终有一死,只要心里常存,不忘先人就够了。烧掉遗像随逝者而去、是为了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更好地生活,凡事都能拿得起放得下。存放遗像是为了尽其孝道,能够让后代子孙记得先人,去继承意志和发扬光大。所以说,遗像怎样的处理都是对的,总之,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