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无一用是书生”意思是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读书人虽有满腹学问,可惜有志难伸,空有一番豪情,却完全没处发挥。此句显示现实中无力伸展志向的困境。 “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清朝诗人黄景仁所著的七言律诗《杂感》。
百无一用是书生什么意思
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意思是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出自于清朝诗人黄景仁是所著的七言律诗《杂感》。这首诗是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深刻体悟,语言口语化,天然凑泊,反语的手法突出诗人愤愤不平的心情。
百无一用是书生是谁的诗句
“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黄景仁《杂感》,全诗如下:杂感(清·黄景仁)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杂感》是清朝诗人黄景仁所著的七言律诗。全诗主要是为了个人的穷愁愤懑而发,俊逸但不深厚。这首诗是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深刻体悟,语言口语化,天然凑泊,反语的手法突出诗人愤愤不平的心情。充分反映出那个时代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之情。
百无一用是书生是嘲讽吗
很多人批评、嘲讽读书人,常用的一句话就是“百无一用是书生”。一些人看史书时,看到有文人做错事,或者书生误国,也会骂一句“百无一用是书生”。
显然,在绝大多数人的意识中,“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说书生没有用。然而,这种理解其实并不对,原话并不是这个意思。这么理解,属于“断章取义”。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萦绕在中国人心头,时常被拿来伤害读书人的阅读兴趣,传递灰色情绪。但事实上,中国人历史上一直将耕读传家奉为至上家风,这种“读书无用论”却是如何演变出来的?如果我们回到当时作者作诗的语境及背景,就会发现这句话是被后人断章取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