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婚嫁是人生的重要大事,由古至今,婚姻都是严肃而庄重的。在我国,古代的婚姻尤其注重传统习俗,每一个步骤都有严格的规定,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象征意义。
古人结婚,往往要遵循繁琐复杂的“三书六礼”婚俗,即聘书、礼书、迎书三书,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这种婚俗可以追溯至西周,此后各朝基本不离其宗。虽然礼节繁琐,但盛大的出嫁仪式使得旧时的封建婚姻多了些庄严与神圣感。
首先,是物色好的女方提亲,若女方有意,则正式向女方求婚。接下来是问名、纳吉,双方互换自己以及父母的“庚贴”。两家会将庚帖置于神前或祖先案上,如三日内家中无异常情况,就请算命者“排八字”。
然后是纳征,男家把聘书和礼书送到女家,在大婚当月,男方会带着聘书、礼书及聘礼到女方家中,并择定合婚的良辰吉日。聘礼均为双数,意即“好事成双”,如金镯、金耳坠等,女方送“回贴”,俗称“文定”。亲人送嫁礼多为现金、绣花或绸缎被面、日用器物,亦有送红枣、花生、桂圆、莲子。
下一步,双方算好良辰吉日迎亲,迎亲日又叫“好日”。好日前一至三天夜里,由一个父母双全的男孩伴新郎同睡,睡于床的里边称“伴郎”。婚前一天,嫁妆中除了床上用品、首饰等细软物件随花轿送外,其余的大至床铺小至线板、纺锤等都由挑夫送往男家。
最后是亲迎新郎身着喜袍,带着迎娶新娘的文书去新娘家,新娘身穿凤冠霞帔盛装等待。两人先要到祖庙行拜见礼之后才上花轿去男方家。蜿蜒数里的红妆队伍经常从女家一直延伸到夫家浩浩荡荡的队伍仿佛是一条披着红袍的金龙洋溢着吉祥喜庆炫耀家产的富足故称“十里红妆”。正房的十里红妆哪怕是一针一线丈夫都无权给予小妾只有妻子才是这些嫁妆的终身所有者。
新娘上轿前经男方喜娘三次催妆佯作不愿出嫁懒于梳妆母亲哭送哭词多为祝颂坐花轿含有明媒正娶原配夫人之意女子一生只能坐一次花轿一般采用木质雕花朱漆铺底再用金线银线织成彩绣套在上面很是隆重整个拜堂过程总称为“三跪九叩首六升拜”。
拜堂时新郎新娘谁跪在前面,以后就可管住后者。新娘须逐桌逐位为长辈和客人斟酒,酒饮状元红,菜多鸳鸯名,乐奏“百鸟朝凤”“龙凤呈祥”。夜晚新娘关房门新人共吃“床头果”。新郎上床,新娘“坐花烛”。花烛不可吹灭,烛尽方可上床。至此婚礼才算结束,此后少女蜕变为妻子。那些曾经穿着凤冠霞帔的豆蔻时光都随着嫁妆一样沉淀为最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