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在于勤奋
天才在于积累

太医和御医完全是两码事

在我们的观念里,“太医”和“御医”就是一回事,都是为皇上或者贵族看病的。那么真的如此吗?

20230826124913175 - 太医和御医完全是两码事

“太医”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秦代,当时设有“太医令”一职。西汉的时候已经有了太医的官职设置。在唐宋的时候太常寺也设有太医署或者太医局,金朝开始称之为太医院。元代的太医院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机构,专门负责医疗,并制作御药。到了明代,太医院已经有了分科。

“御医”的级别比太医要高,一般只给皇上或者皇上的姻亲眷属看病。从明清两代的太医院官职设置我们就能够看出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清史稿·职官志》中记载:太医院的大夫一共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的才叫“御医”,只有13人,在雍正乾隆时期御医只有七品,和县令是一个级别。第二等的被称为“吏目”,有26人,八品与九品各13人。第三等叫做医士,共20人,“给从九品冠带”。第四等的被称之为“医生”,有30人,没有品级。

“御医”只是第一等的13名大夫,就算把院使(正五品)金额左、右二判(两位副院长)都算上不过才16人。而“太医”指的则是整个太医院的医生,共有92人。其中御医、吏目、医士这三个等级的59位大夫可以独立看病,有处方权;而第四级的“医生”只有当助手的份,放到现在也就是个助理医师或者护士。

因此,“御医”和“太医”根本就是两码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留言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评论 抢沙发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国学谷为国学爱好者提供、国学常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国学经典内容阅读及解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