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在于勤奋
天才在于积累

8月23日处暑,老人说“处暑有三怕”,分别指啥?今年冬天冷吗?

今年的8月23日,将迎来“处暑”节气。

一、让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认识处暑节气。

1、历史渊源:处暑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约在8月22日左右。这个节气标志着夏季进入尾声,温度逐渐下降,气候逐渐凉爽。在古代农耕社会,处暑是农民们收割夏季作物、开始秋收秋种的重要时节。

 

20230822121317218 - 8月23日处暑,老人说“处暑有三怕”,分别指啥?今年冬天冷吗?

 

2、天文历法:处暑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的。当太阳到达黄经150°时,就是处暑。这一时刻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是北纬15°,也就是夏季的高温逐渐减弱,标志着炎热天气的逐渐结束。

3、气象变化:处暑节气标志着夏季的结束,气温开始下降,热带气旋活动逐渐减少,风向逐渐由南转为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此时气候逐渐由炎热转为凉爽,早晚温差逐渐增大。同时,降水量也开始减少,出现较多晴朗的天气。

4、农事活动:处暑节气是一个农事繁忙的时期,农民们需要开始收割夏季作物,如水稻、玉米等。同时,也是秋季作物的播种时节,如小麦、油菜等。在农业社会,农民们要在这个时候做好秋收秋种的准备,为保障来年的粮食产量做出努力。

 

20230822121319607 - 8月23日处暑,老人说“处暑有三怕”,分别指啥?今年冬天冷吗?

 

另外,在中医养生的观念中,处暑是人体阳气开始收敛的时候,此时应该注意保护脾胃,以及适当调整饮食习惯。多吃一些养阴润燥的食物,如梨、百合、莲子等,以帮助身体平衡阴阳,避免过度的阳气消耗。

在对处暑节气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要更加深入的来探究处暑节气对于农耕的重要性。

二、老人说“处暑有三怕”。

上文中也已经提到了处暑节气时,农民是处于一个十分繁忙的生产节奏,不仅要忙着秋收,还要计划新一轮的播种。

在老祖宗生活的年代里,没有现代的大型耕种机器,更没有精准的天气预报,所有的农耕计划,都要依赖于“二十四节气”和自己的经验。

特别是在处暑节气这个关键时间节点上,精神力必须要格外集中,时刻关注天气变化,一旦出现懒散情绪,就有可能错过最佳的粮食收割和晾晒时机,导致前面的付出直接打水漂,并且难以挨过寒冷的冬季。

 

20230822121320731 - 8月23日处暑,老人说“处暑有三怕”,分别指啥?今年冬天冷吗?

 

因此,民间有俗语:“处暑有三怕”,这三怕分别是指:怕吹大风,怕出现连续的阴天,怕天空突然下起了冰雹。

1、怕吹大风。在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这句俗语传承了古代智慧,强调了处暑时节注意防范大风的重要性。

处暑是夏季的结束,秋季的开始。田间作物渐渐成熟,谷物也会渐渐变黄,而大风可能会对作物产生不利影响。强风可能导致作物倒伏、脱粒等情况,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粮食成熟阶段,防范大风对农业产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2、怕出现连续的阴天。老祖宗把自己的实际生活和生产经验,都以俗语的形式传承了下来。

同样的,关于处暑节气怕连续的阴雨天气,也有俗语:“立秋有雨万物收,处暑有雨万物丢”,强调了秋季天气变化对农作物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首先是作物成熟: 处暑是夏季的尾声,也是秋季的开始。在这个时候,一些夏季作物可能已经成熟,准备进入收获季节。

 

20230822121321165 - 8月23日处暑,老人说“处暑有三怕”,分别指啥?今年冬天冷吗?

 

如果此时遭遇大雨,雨水可能会导致作物受损、腐烂,影响粮食产量。特别是对于已经成熟的作物,雨水可能会对其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是种子播种: 同时,处暑也是秋季作物的播种季节。如果此时下雨,可能会导致播种区域过湿,影响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湿润的土壤还可能导致种子腐烂,从而影响秋季作物的生长发育。

最后是防治病虫害: 雨水也可能加剧病虫害的滋生,影响作物的健康。湿润的环境有利于一些病菌和虫害的繁殖,从而增加作物受害的可能性。

虽然雨水对于农田有一定的补水作用,但过多的雨水也可能带来一系列不利因素。因此,这句俗语提醒人们在处暑时节注意天气变化,合理安排农事活动,以减少雨水对农作物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3、怕天空突然下起了冰雹。这其实就很好理解了,因为农作物已经成熟了,遇到冰雹这种极端天气的话,粮食会直接被砸烂在地里,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收割,农民几个月的忙碌,直接在一瞬间功亏一篑。

 

20230822121323212 - 8月23日处暑,老人说“处暑有三怕”,分别指啥?今年冬天冷吗?

 

这就是俗语:“处暑有三怕”的具体原因和分析,归根到底,这就是老祖宗在和大自然的不断博弈过程,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技能。

三、冬天冷不冷,处暑早看天。

从天文历法和气象变化来看,老祖宗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的确令人佩服,在那个科学技术认知十分有限的年代里,能够得出如此精妙的一套完整时间节点算法,真的是大智慧。

“处”的本义是“止息”、“停留”的意思。《说文解字》曰:“处,止也。所以,“处暑”表示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暑气开始消退。

很显然,处暑这个特殊时间节点的作用远不止如此。它的存在,还可以用来预测接下来的冬季气候变化,有俗语称:“冬天冷不冷,处暑早看天。

言下之意,冬季的气候变化走势,在处暑节气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看见端倪,甚至可以判断出2024年春节时的气候情况。

同样,民间有俗语:“处暑下雨秋来早,大寒无雪春来迟”。从俗语表达的意思来看,老祖宗是说:在处暑节气这一天下雨的话,也就预示着接下来一段时间内的降雨天气是比较频繁的。

20230822121324394 - 8月23日处暑,老人说“处暑有三怕”,分别指啥?今年冬天冷吗?

 

秋天到了,天气自然也就变的丝丝凉意入骨了,老人们常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降雨天气太多的话,气温也会下降得很快,这几乎已经是常识了,就不用做过多的解释了。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会让人们明显的感觉到秋冬季节来得比较早,也就有了:“处暑下雨秋来早”的经验总结。

同理,如果到了“大寒”的时候还不下雨的话,也就预示着接下来的气候走势是比较暖和的。当然,这里说的暖和也是相对而言,毕竟的秋冬季节了,寒冷是不可避免的,只是相对往年的寒冷程度有所降低而已。

以此类推,往后的节气自然就要来得更晚,也就会在春季还出现寒冷的气候,也就是典型的“倒春寒”天气。这样的气候变化,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是极为不利的,这也是农民不愿意看到的天气情况。

与之相反,如果处暑节气是晴天的话,气温依然在延续酷热夏季的温度,这就是典型的“秋老虎”天气。

按照老祖宗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气候走势将会是晴朗少雨的日子。即便是到了冬季,也不会太冷。

 

20230822121325518 - 8月23日处暑,老人说“处暑有三怕”,分别指啥?今年冬天冷吗?

 

基于此,才有了“冬天冷不冷,处暑早看天”的说法。

不管怎么说,这些农谚都是老祖宗在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里总结出来的,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在不同的地方,存在不一样的习俗和气候变化,所以这些俗语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并不能百分之百的精准预测接下来冬季的冷暖气候变化。

为了更好的进行农耕规划,一定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在老祖宗的经验总结和科学技术加持之下,做到随机应变,合理安排农耕和出行。

四,处暑节气的一些习俗要知道。

当谈到处暑节气的民俗活动,那就太多了。我总结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处暑民俗活动,供大家参考:

1. 吃鸭子: 处暑时节,鸭子肉鲜美,人们认为食用鸭子可以帮助清热解暑,调理身体。尤其是在南方地区,吃鸭子已成为处暑时节的传统习俗。传统的菜肴有烤鸭、卤鸭、鸭血粉丝汤等,鸭子的美味吸引了众多食客。

2. 放河灯: 放河灯是处暑节气中的一个浪漫的民俗活动。人们在夜晚把装有蜡烛的小船或小灯放在江河湖海上,让它们随着水流漂流。这是一种寄托祈愿的方式,希望把不好的事情随河水带走,同时祈求幸福平安。

20230822121327282 - 8月23日处暑,老人说“处暑有三怕”,分别指啥?今年冬天冷吗?

 

3. 开渔节: 处暑也是一年中渔业丰收的时节,因此一些地区会举办开渔节庆祝渔业的丰收。人们在这一天祈求风调雨顺,海上捕鱼的渔民会举行祭祀仪式,感谢海神保佑,同时也是一次庆祝的机会,有的地方还会举行一些传统的娱乐活动。

4. 煎药茶: 处暑时节,由于气温逐渐下降,人们会开始关注养生保健。一些地方有煎药茶的习俗,用中草药煮成茶饮,以调理身体,增强体质。常用的中草药有金银花、枸杞、菊花等,这些草药被认为有清热解暑、养阴润肺的功效。

5. 拜土地公: 处暑也是一些地方的土地公圣诞日,人们会前往祭祀土地公,感谢他们的庇佑和恩赐。土地公被认为是守护农田的神灵,拜祭土地公有助于保佑农作物的丰收和家宅的安宁。

这些处暑节气的民俗活动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对健康、安宁的祈愿。这些传统习俗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底蕴,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古老的农耕生活方式和信仰传统。每个地区都可能有不同的特色民俗,但它们都是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的表达。

 

20230822121328425 - 8月23日处暑,老人说“处暑有三怕”,分别指啥?今年冬天冷吗?

 

五、处暑节气到来时,有哪些事情是需要注意的呢?

处暑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夏季的结束,秋季的开始。在这个时节,气候逐渐凉爽,但仍需要注意一些事情,以保持身体健康和适应气温的变化。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适时增减衣物: 虽然处暑时气温下降,但早晚温差可能较大。在清晨和晚间,可能还会感觉较凉,所以要适时增加衣物。但白天气温可能会回升,所以也要注意随时调整衣着,以防感冒或着凉。

2. 防范秋燥: 秋季气候干燥,易导致皮肤干燥、喉咙不适等问题。可以多喝水,注意保持室内湿度,适当使用润肤霜或润喉糖等,防范秋燥。

3. 保护呼吸道: 由于气温变化,处暑时容易引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注意避免大风、雨水天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特别是在脱水状态下。

4. 调整饮食: 处暑时节,可以逐渐调整饮食,从夏季清淡的食物转向更为营养丰富的食物。多食用一些养阴润燥的食材,如梨、百合、核桃等,有助于调理身体。

5. 避免暴晒: 虽然夏季过去,但阳光仍然强烈。如果需要户外活动,尤其是在阳光强烈的时候,要注意做好防晒措施,戴帽子、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等。

6. 保持锻炼: 处暑时节的气候宜人,是进行户外运动和锻炼的好时机。适当的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要避免在过于寒冷或大风天气进行过度剧烈的运动。

 

20230822121329721 - 8月23日处暑,老人说“处暑有三怕”,分别指啥?今年冬天冷吗?

 

7. 关注天气预报: 由于处暑时节气温变化较大,要注意关注天气预报,根据预报情况合理安排日常活动和衣着。

六,写在最后:

处暑,炎夏的尾声,一缕微风悄然吹来,抚过脸颊,带走酷暑的燥热。天空的蓝渐渐柔和,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彩画。树叶轻轻摇曳,似在为盛夏画上最后一笔。在这个时刻,我感受到生命的温柔,就像大地的脉搏,在微凉的风中轻轻跳动。

处暑,是秋的预兆,金黄的稻田随风摇曳,沐浴着温柔的阳光。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宛如诗意的画面,一位农夫在金色的田野间劳作,汗水滴落在土地上,每一滴都是丰收的喜悦。处暑,是感恩的时刻,感恩大地的赐予,感恩岁月的荏苒,感恩生命的绚烂。

在这个季节,我明白了生活是如此美好,每一个瞬间都值得珍惜。就像处暑时分,人们不再忍受酷暑,大自然也不再炙热,而是温暖而宁静。让我们学会在喧嚣中寻找宁静,在浮躁中品味淡然,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让内心如同处暑后的天地,清凉而宁静。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留言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评论 抢沙发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国学谷为国学爱好者提供、国学常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国学经典内容阅读及解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