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孝子之杖曰哀杖,为扶哀痛之躯”。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还是唯一一个没有断代的古老国家。传承下来的习俗数不胜数,特别是在传统丧葬习俗中,更是有特别多的讲究,其宗旨都是围绕着一个“孝”字在进行。
无论身处何方,哪怕是在天之涯,海之角,只要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想的只有一件事:“回到家乡,入土为安”。
在农村出丧时,我们能看到:孝子的手里是要拿着一根白纸糊的棍子,这根看似普通的棍子,承载着太多的文化沉淀。
正如古语中所说:这根棍子名叫“哀杖”,也叫“孝杖”,是用来表达孝心的。
在老祖宗生活的农耕文明时代里,表达孝心的形式很简单,特别是在长辈去世之后,孝子必须要守孝三年,在这三年时间里,根本没有人生自由,被很多严苛的规矩束缚着。
哪怕是当朝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得按照守孝三年的规矩来办事。在守孝期间,不能有聚会,更不能有社交,可以理解为直接和社会脱节了。一直要到守孝结束,才能回到原本的岗位上去做事。
同样,在家里的老人去世之后,孝子在老人入土为安之前,是不能吃饭的,否则就是不孝的表现。这虽然有些不近人情,令人难以理解,但在当时,就有这样的习俗。
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活人,饿上几天几夜,任谁都扛不住。身体虚弱,连走路都成了一大难题。所以,在老人下葬的时候,孝子必须要依靠一根棍子来支撑着走路,就相当于失去双腿的残疾人需要拐杖一样。
这根棍子,就是“孝杖”。随着时间的推移,“孝杖”又有了新名字,叫“哭丧棒”。名字改了,习俗也有了人情味儿。
孝子不再忍着巨大的身体虚脱风险表达孝心了,而是可以正常吃饭,但为了表达对逝去老人的尊敬,第一口饭必须供奉给先人吃。棺材前放有碗筷,其目的就是这个。
起初,“哭丧棒”是由木棍、竹竿或者是秸秆制作而成,发展到后来,“哭丧棒”直接演变成了一种象征性的丧葬用品。
如果要用更加正规的话语来进行解释,那便是这样的:旧时为死者发丧时用的手持仪仗品,“孝子”须手扶“用树木或柳树做的哀杖”,以表悲痛。长辈若一人去世,则执一根,若都去世则执两根。
哀杖的形状:一般是几十厘米至1.5米植物杆茎,杆茎分层绕周粘贴以白纸条穗。
在丧葬文化中,很多习俗都是十分接地气的,比如在路上“撒纸钱”的举动,其实是为了给冥界的“小鬼”打发走,不至于在下葬的过程中,遇到这些难缠的小鬼来挡路。
“哭丧棒”的作用已不再是为饿得虚脱的孝子当拐杖,而是为了开路,便于通行。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了,才能安安心心的让逝者入土为安。
“孝棒”已经成为了孝子哭丧时必备的一种丧葬用品,有了它之后,就能够更加直观的表达孝心和感恩之情。
手里拿着孝棒的人,一定是直系的孝子贤孙,其他人是不能拿这个棒子的。这是规矩,也是老祖宗办事的严谨性。
结语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丧葬文化是很特别的,主要服务于逝者。
从老人去世的那一刻开始,便有很多仪式需要进行。比如停尸仪式,报丧仪式,“做七”仪式,吊唁仪式,入殓仪式,丧服仪式,出丧择日仪式,哭丧仪式,下葬仪式。要把这些仪式做完,作为孝子贤孙,才算是真的让老人入土为安了。
从此,地上又多了一处新坟。接下来便是:圆坟、烧七、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等习俗的进行。
丧葬文化的内容涉及到了实物、信仰、心理、伦理、道德、艺术等层面,老祖宗是非常讲究寿终正寝的。
在老人生命垂危时,亲属要给他穿戴好内外新衣;否则,就是“光着身子走了",在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亲属们要把他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守护他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这叫做"挺丧"。在弥留时刻,死者须穿上寿衣。
再接下来就是按照各地的习俗进行下葬前的准备,至于孝子手里拿着的那一根“孝棒”,去处有三个,一是扔进坟坑和棺材一起埋在地下,另外一种则是直接插在坟头,还有一种结果是和香蜡纸钱一起烧掉。
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表达孝道,丧葬文化的讲究很严格,这也是老祖宗办事的精神,也正因为如此,社会才会不断发展,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