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之所以能够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是因为“文明”的出现。
正是有了“文明”,才使人类能够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这些集合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工具、语言、文字、宗教、城市、乡村和国家等等。
而每一个文明的出现,又与自身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因为时间和地域上的差异,也就导致了文明与文明之间也存在各自的特色,比如历史上的华夏文明、西方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等。
从文明到传统文化的过渡,这又是一个质的升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对于华夏文明而言,一个“孝”字可以贯穿上下五千年历史。在这个文化体系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度,以及一脉相承的专制紧密牢固地有机结合,从而造就了独特的社会结构,这也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向。
大家时常能听到一个词:“亲戚”。其实,在老祖宗生活的年代里,这是单独的两个字:亲和戚,这是两个体系中的亲属关系。
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俗语:“人有三不亲”的出现,在这所谓的三个不“亲近”的人当中,有姨夫和姑父,那么还有一个不亲的人是谁呢?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老祖宗是怎么定义“亲和戚”之间的亲属关系的,还有以此为基础衍生出来的关系。
钱穆有言:“故中国人言家,则必言族。又婚配之女家为外家。内家谓之亲,外家谓之戚。家族亲戚,关系牵连,乃成人文一大群。”
这里其实已经说得很直白了,老祖宗说的“亲”,就是指的父亲这边的家族成员,而“戚”指的是母亲这边的家族成员。“亲”是内家,“戚”是外家。
按照这种关系来进行辨别的话,很明显:“姨夫和姑父”,既不是父亲这边的家族成员,也和母亲这边的家庭没有直接关系,所以都被定义为是“不亲”的三人之一。
既不是内亲,又不是外戚,因此给他们定了一个专属名词:姻亲。意思就是与父系或者母系中的某一个人存在着婚姻关系。
顺着这个思路来进行分析,老祖宗说的“三不亲”中的第三个人就已经有了眉目了。此人便是:舅妈。
舅妈,既不属于父亲这边的家族成员,也不属于母亲那边的直接家族成员。虽然是舅舅的妻子,但舅舅本身就属于是外戚,外戚的妻子,就更没有丝毫的“亲人”感觉了。
所以,最后得出的结果是:人有三不亲,“姨夫,姑父”,还有舅妈。
结语
俗语“人有三不亲,姨夫和姑父”中提到的第三个不亲的人,指的是舅妈。
“亲”是指基于血缘关系的亲属,“至亲”就是父母,扩大之后就是族亲、宗亲。
“戚”是指因婚姻而联成的家庭之外的关系。在父系血缘关系内,自然全部是“亲”。
在母系血缘关系内,则是家内为亲,家外为“戚”。
这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形成的文化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这种严苛的父系或母系关系,已经被淡化了。
只要大家勤走动,彼此之间性格也合得来,亲戚之间的关系就会维持得很好。俗语,是老祖宗的生活智慧,可以作为借鉴的依据,但不能全部照搬,因为时代不一样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一些调整。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