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在于勤奋
天才在于积累

端午节,为啥要祝“端午安康”,而不是“端午快乐”?别说错了!

20241010220203228 - 端午节,为啥要祝“端午安康”,而不是“端午快乐”?别说错了!

今天是端午节了!

大家心心念念的端午节终于到了,每家每户都在热闹的庆祝,心情相当美丽。不仅是又有了三天假期,更重要的是可以和家人欢聚在一起,而且有美味的粽子吃。

20230813103308222 - 端午节,为啥要祝“端午安康”,而不是“端午快乐”?别说错了!

看似是吃粽子,实际吃的是一份真情,一种快乐!

虽然大家在端午节的时候,都有一颗快乐的心,但见人去却不能说“端午节快乐”,而要说“端午节安康”,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那是相当的热闹。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人们会进行多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活动。

如划龙舟、食用粽子、熏制艾草、佩戴彩绳等,这些活动不仅具有文化内涵,更有实用意义,可以为家人祈福、防病避疫、驱邪禳灾,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和生活方式。

20230813103309156 - 端午节,为啥要祝“端午安康”,而不是“端午快乐”?别说错了!

在这里,大家要学会抓住重点:为家人祈福、防病避疫、驱邪禳灾。所以,祝福中要带着“安康”二字,目的是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祈福自己和亲人们,能够岁岁平安,身体健康。

首先:在古代,端午节就是一个“防疫日”。

端午节是一个古老而神圣的节日,古语有云:“端午节,天气热,五毒出,不安宁。”

老祖宗说的“五毒”,指的是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这些都被认为是“毒虫”,一旦被它们咬伤,就很难治愈,特别是在古代医疗技术落后的情况下。

“五毒”肆虐的原因,是因为在端午节前后这段时间里,天气湿热,很适合它们生长。

与之相反的是,此时的人们会因为周围的环境改变滋生的大量病菌而患病,可谓外有“五毒”,内有隐疾,身体变得不堪一击。

20230813103310432 - 端午节,为啥要祝“端午安康”,而不是“端午快乐”?别说错了!

基于此,人们就有了挂艾草,喝雄黄酒的习俗。目的是趋吉避凶,赶走疾病和“五毒”,也象征撵走了不吉利和不好的事情,以全新的形象迎接美好的开始。

其次,端午节还有祭祖的习俗。祭祀先祖,感恩上天。

端午节的到来,在喜悦中也带着隆重的庄严和肃穆,因为这段历史离不开一个人:屈原。

所以,端午节本身也是一个祭祀的节日,在这样的氛围中,给快乐又增添了一份凝重。

在这一天,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或祠堂,给祖先上坟祭祀。用烧香、献花、上供的形式祈祷祖先的保佑和安宁。

也会给在家中的祖先牌位前进行祭拜仪式,人们会摆放香烛和食品等供品,向祖先表达敬意和感恩之情。

说到端午节的食品,粽子是少不了的。吃粽子的习俗也和屈原有关,他的爱国情怀感动了无数人,投江之后,民众为了不让鱼虾啃噬他的身体,就将装着米的竹筒和雄黄酒投入江中。

20230813103312341 - 端午节,为啥要祝“端午安康”,而不是“端午快乐”?别说错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就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屈原虽然已经故去,但他高尚的情操和嫉恶如仇的精神却永驻人间。

端午节,又多了一份哀思。

粽子,既是祭祀的必需品,又是难得的美食。在那个“看天吃饭”的年代里,能够有足够的粮食来制作粽子,也是上天的恩赐。

所以,老祖宗们会在端午节这一天感恩上天给予的馈赠,并祈福有更多的丰收年。尊重历史,展望未来,如此有凝聚力的民族,才会有更加璀璨的明天!

最后,端午节是一个祈福的好日子。

端午节祈福,不仅是对祖先的追思和感恩,也是对未来的期许和希冀。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不仅祭祀先祖,还会祈求平安、健康、幸福和吉祥。

我们相信,祖先的灵魂会听到我们的祈祷,他们将为我们祈福,给予我们无尽的力量和庇护。

端午节祈福,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

通过祈祷和祭祀,我们与祖先建立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联系,感受到了家族的传承和血脉的温暖。

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能在这一天感受到家人之间的深情厚意,感受到祖先的呵护和祝福。

20230813103313453 - 端午节,为啥要祝“端午安康”,而不是“端午快乐”?别说错了!

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追溯历史的足迹,承载家族的荣光。

在端午节这个美好而又庄重的节日里,让我们一同祈愿,祈愿家庭和睦、国泰民安,祈愿生活幸福、事业顺利。

愿祖先的祝福永远伴随着我们,给予我们勇气和希望,让我们的生命在祈福中绽放出绚丽的花朵。#端午安康#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留言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评论 抢沙发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国学谷为国学爱好者提供、国学常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国学经典内容阅读及解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