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在于勤奋
天才在于积累

农村俗语:“七十不添衣,八十不祝寿”是啥意思?其实是对老人好

在古代生活,肯定没有如今的物质条件好。所以,老祖宗的寿命与现代人相比,是“短命”的。

资料显示:在古代中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的平均寿命可能在30至40岁左右。

20230813045445252 - 农村俗语:“七十不添衣,八十不祝寿”是啥意思?其实是对老人好

到了唐宋时期(公元618年至1279年),由于社会相对安定和文化繁荣,平均寿命可能提高到40至50岁左右。

而根据2019年的数据,中国人的整体平均寿命约为76.7岁,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数字,与过去相比有了十分显著的增长。

即便如此,如果一个人能够活到80岁以上,那也注定是高寿之人了,是应该过大寿的年纪了。

然而,对于高寿的人而言,先祖也是有经验教训留下来的。比如这句俗语:“七十不添衣,八十不祝寿”。

单从字面上表达的意思来看,仿佛是很苛刻的要求,甚至还有些过分。但当你真正了解了这句俗语的深层次含义之后,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为了老人好。

20230813045446389 - 农村俗语:“七十不添衣,八十不祝寿”是啥意思?其实是对老人好

看到这里的时候,大家心里肯定有了大大的疑问。到了70岁的时候,就不然买新衣服了,这还是为了老人好?这不就是妥妥的虐待吗?

其实不然!听我细细道来!

我们先来看这句俗语的前半句:“七十不添衣”,如果单从字面上来看,确实是说:人一旦到了70岁高龄的时候,就不要再买新衣服了。

其实,这是有原因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到了70岁被称为"古稀之年"。"古稀"是一个用来形容七十岁生日的词汇,也是中国传统重要的寿辰之一。

"古稀"这个词来源于《尚书·周书·周官·司寇》中的一句话:"以丰年,享国古之庆。"其中"古"即指七十岁,"稀"表示珍贵。

20230813045447372 - 农村俗语:“七十不添衣,八十不祝寿”是啥意思?其实是对老人好

在古代,由于平均寿命较短,能够活到七十岁以上的人相对较少,因此七十岁被视为人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一种值得庆贺的事情。

此时,人们会举行庆祝活动,家人朋友会为长者送上祝福和礼物,以示尊敬和祝愿长寿。

言下之意,能够如此长寿,极其不易。接下来的时光里,就不要把宝贵的时间花在梳妆打扮,逛街买衣服上面了。

而是应该好好的注意身体健康,多注重养身。比如好好研究下食谱,怎么才能做到营养均衡;合理的锻炼身体,让机体拥有更强健的抵抗力。

民间还有这样的俗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说的是人到了73岁和84岁,讲是十分难熬的两道坎儿,抗不过去的话,生命就会定格在这个年纪。如果顺利度过了,那就会有90岁,甚至100岁的奇迹出现。

这是因为古代大圣人孔子活到了七十三岁,孟子活到了八十四。圣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普通人呢?

20230813045448333 - 农村俗语:“七十不添衣,八十不祝寿”是啥意思?其实是对老人好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句俗语的后半句:“八十不祝寿”。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貌似是说:老人到了80岁高龄的时候,就不要再做寿了,即便是要过生日,也只需要简单表示下就行了。

这是为什么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到了80岁后不再过寿,是因为80岁被认为是人的一种重要寿限,也称为"半百"。"半百"表示人生中的第八个十年,也就是八旬,是一个人活到的重要年龄阶段。

在古代,由于医疗条件和卫生水平的限制,能够活到80岁以上的人寥寥无几,所以这个年龄被视为非常高寿的标志。过了80岁,被视为人生的最高限度,也是天命所至,已经达到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寿数。

20230813045449375 - 农村俗语:“七十不添衣,八十不祝寿”是啥意思?其实是对老人好

此外,中国古代文化中还有一个观念,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三纪"。第一纪是幼年至三十岁,第二纪是三十岁至六十岁,第三纪是六十岁至九十岁。因此,达到80岁意味着进入了第三纪,人生已经进入晚年阶段,不再重视过寿。

同时,中国古代人对生老病死有一种平和、接受的态度,认为生命有其自然规律和命运。在这种观念下,到了80岁已经是天年,过寿并不追求,反而注重品行、修身养性,追求内心的平静和与自然的和谐。

也就是说:老祖宗认为到了80岁后不再过寿,是因为80岁被视为高寿的标志,意味着进入了晚年阶段,同时也体现了对生命自然规律的尊重和接受。

20230813045451228 - 农村俗语:“七十不添衣,八十不祝寿”是啥意思?其实是对老人好

结语

对于这句在农村广为流传的俗语“七十不添衣,八十不祝寿”,在深入了解了之后,也终于明白:到了70岁以后,老人的晚年生活已然不是简单的吃和穿了,而是一种对生命理解的境界。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少生病,这比什么都重要。看着儿孙满堂,颐享天年也不过如此了吧。

那么,人到了80岁以后,老祖宗认为应该怎么样去生活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思想,都强调晚年阶段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虽然道家和儒家在一些方面有所差异,但在对待晚年生活的看法上,它们有一些共同的观点。

一、道家观点:

1、重视身心平衡:道家强调内在的修养和心灵的平和。在80岁以后,人们应该注重保持身心的平衡,追求内在的宁静与安宁。

20230813045452911 - 农村俗语:“七十不添衣,八十不祝寿”是啥意思?其实是对老人好

2、顺应自然:道家主张顺应自然的道,接纳生老病死是生命不可避免的自然过程。晚年时,应该以宽容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变化,不过分追求功名利禄。

3、静心养性:道家强调修炼心性,追求心灵的超脱。在晚年,应该更加注重静心修身,从容淡泊地对待尘世间的一切。

二、儒家观点:

1、尊重孝道:儒家强调家庭伦理和孝道,晚年时子女应该尽孝道,关心照料年迈的父母。

2、传承家风:儒家注重家族传统和家风的传承,晚年的长者应该积极传承家族价值观和智慧,为后代树立榜样。

3、推崇仁爱:儒家倡导仁爱之心,晚年时更应该体现出对他人的关怀和善良,积极回馈社会。

20230813045453672 - 农村俗语:“七十不添衣,八十不祝寿”是啥意思?其实是对老人好

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思想,晚年阶段都强调内在的修养和对自然规律的顺应。晚年的长者应该以宽容、淡泊、传承和关怀为指导,与家人、社会和自然和谐相处。这些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被视为晚年生活的重要准则。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留言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评论 抢沙发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国学谷为国学爱好者提供、国学常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国学经典内容阅读及解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