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的农耕劳作过程中,老祖宗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以此来更好的服务农耕生产,获得更好的收成。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农历中将一年分为24个时间段的体系,每个时间段约相当于15天的时间。这些节气标志着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现象的变化,在炎热的夏季里,比如有以下6个节气:
立夏:5月5日左右。
小满:5月20日左右。
芒种:6月5日左右。
夏至:6月21日左右。
小暑:7月7日左右。
大暑:7月23日左右。
时光飞逝,转眼间就来到了8月。在8月8日这一天,正好是今年的“立秋”节气,因为今年比较特殊,是闰二月的年份,所以“立秋”节气来得比较早,在农历的六月二十,是“早秋”。
按照“二十四节气”的时间节点来看,到了“立秋”节气,也就意味着秋天来了。此时阳光渐渐减弱,气温逐渐降低,同时也是农民伯伯开始准备秋收的时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气之一。
在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立秋不躲秋,秋冬是非多”,说的是在“立秋”节气这一天到来时,有一些人是需要“躲秋”的。如果不躲,那么接下来的日子里,就会有很多口舌之争,把生活变得一团糟。
那么,究竟是哪些人要“躲秋”呢?又应该如何去躲呢?
带着这些疑问,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做更加深入的探究吧。
在传统民俗中,有五个属相(即五人)被认为在立秋这一天需要特别“躲秋”,即鼠、牛、虎、羊和猴。相传立秋期间,这五个属相的人容易受到秋季疾病的影响,因此需要格外留意保健和防范。
在立秋这一天,人们通常会给这些属相的亲友送上一些暖心的礼物,如红枣、姜汤等,祝愿他们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的秋季。这种传统习俗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健康和家人幸福的关心和祝福。
之所以要“躲秋”,是因为老祖宗认为这五个生肖会“犯太岁”。
"犯太岁"的说法,源于古代的占星学和民间信仰。根据这种信仰,每个人在出生的年份都与一个特定的生肖相对应,而每个生肖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太岁。当一个人的本命年(即生肖年)来临时,就被认为犯了太岁。
老祖宗认为犯太岁会带来厄运、不顺利和坏运气。因此,在自己的本命年,人们会特别小心,避免决策和行动,以免招致不祥之事。
从鼠、牛、虎、羊和猴这五个生肖来看,的确是有相对应的说法。
生肖兔的人在2023癸卯年是“值太岁”,所以要躲秋。
生肖鸡与生肖兔,刚好形成对冲,在老祖宗看来,这是典型的流年太岁冲突,也是需要“躲秋”的。
生肖马和生肖鼠则与流年太岁形成“偏冲”,因此也要“躲秋”。
生肖龙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卯兔和辰龙之间存在相害的关系,“躲秋”的避免不了的。
其实,“躲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就是在“立秋”的时候,在家里待两个小时,不要出门即可。这一个时辰时间,严格的把控好自己的嘴,以免发生口角之争,也就算是躲过去了。
很幸运的是,2023年的“立秋”具体时间是在8月8日的凌晨2点22分41秒,这个时间点里,绝大多数人都在香甜的梦中,所以“躲秋”也就毫无感觉了。一觉醒来,直接正常做事情就可以了。
对于俗语“8月8日立秋,5人要躲秋”中提到的“鼠、牛、虎、羊和猴”五个生肖,其实并不用担心会“犯太岁”,毕竟这些古老的习俗都是老祖宗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为了获得丰收和希望过生衣食无忧幸福生活的一种期望。
在对传统习俗表达尊敬之情的同时,也要合理的运用现代的科学知识来服务生活。
立秋标志着夏季结束,秋季开始,气温逐渐转凉。在立秋这一时节,大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从而保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样才能更好的生活和学习。
注意气温变化:立秋后气温逐渐下降,白天和夜晚的温差会增大。因此,要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合理搭配衣物,避免着凉。
调整饮食:立秋后气温凉爽,适宜多吃些温补食物,如姜汤、热粥、红枣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防秋燥:秋季气候干燥,容易导致皮肤干裂和喉咙不适。可以多喝水,适量摄取水果和蔬菜,使用保湿霜等保养品,防止皮肤干燥。
做好防虫措施:立秋后,一些害虫和蚊虫数量会增多。注意清洁居住环境,尽量避免蚊虫叮咬,可以使用蚊帐、驱蚊器等。
关注身体健康:立秋时节易感冒,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合理作息,适量锻炼,增强体质,有助于预防疾病。
秋游和赏秋:秋季是观赏自然美景的好时机。可以选择合适的天气,进行秋游和赏秋活动,享受大自然的美丽。
注意农事:立秋也是农民朋友们准备秋收的时节。农民朋友可以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地条件,做好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准备工作。
总的来说,立秋时节需要注意气温变化、调整饮食、防范秋燥、预防感冒等,同时也可以借此时节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秋天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