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季辅,本名高冯(ping),字季辅,,唐朝初年宰相,北魏光禄大夫高祐四世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高季辅出身渤海高氏。勤学好武,事母至孝,隋末跟随李密起义。武德元年,归顺唐朝,授陟州户曹参军。唐太宗即位,拜监察御史,弹劾大臣;迁中书舍人,指陈时政;检校吏部侍郎,铨选人才,颇得唐太宗赞许。晋王李治立为皇太子,选为东宫属官,辅佐监国理政。唐高宗即位,拜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监修国史,封蓚县公,迁侍中、太子少保。永徽四年(654年),病逝,时年五十八,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荆州都督,谥号为宪,配享高宗庙廷。
主要成就
高季辅在贞观年间以切谏著称,曾评论时政得失,提出五条建议:
提拔、重用正直清廉的官员。
减少对百姓的徭役。
抑制公侯勋戚的奢靡之风。
提高地方官员的薪俸待遇。
提高皇弟在皇子面前的威严。
唐太宗非常赏识高季辅,将他的话比喻为药石之言。后来,高季辅担任吏部侍郎,主持铨选,以允当著称。唐太宗还特意赏赐一面金背镜,以表彰他的清鉴。
轶事典故
亲报兄仇
隋朝末年,高季辅的兄长高元道在汲县(治今河南卫辉)担任县令,结果在百姓叛乱中遇害。高季辅当时才二十余岁,亲自率众出城,手刃仇人,将其首级祭于兄长墓前。
药石之言
贞观年间,高季辅多次上疏,陈述时政得失。唐太宗特意赐他一块钟乳石,道:“你进献的良言,如同药石一样,能救治国家。我便赐你药石,以此作为回报。” 后人便用“药石之言”比喻诚意劝人改过的良言。
提拔韦思谦
韦思谦是唐代名臣,“振举纲目,朝廷肃然”,但早年因曾在公事上犯有过失一直考评不高,多年都未能升迁。高季辅主持铨选,却将韦思谦提拔为监察御史。他道:“我主管吏部以来,只发现韦思谦这么一个真正有才干的人,又怎能因其小过而弃其大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