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在于勤奋
天才在于积累

吕布和马超对上的话 两人谁更加厉害

  还不了解:吕布和马超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吕布和马超相比,谁更厉害?

  三国演义中,谁是天下第一高手?答案肯定是温侯吕布。那么在吕布殒命白门楼后,谁最厉害,不是得到赤兔马的关羽,而是西凉马超。民间流传着“前表吕布,后表马超”、“金吕布,银马超”、“前三国吕布、后三国马超”等俗语,说的都是吕布和马超如何有勇有谋,天下无敌。

  那么同为巅峰时期的吕布和马超,两人相比,谁更厉害呢?看看曹操对他们两人的评价可知。曹操对吕布的评价:英勇无敌

  虎牢关之战,吕布先后杀死穆顺和方悦,打伤武安国,各路诸侯噤若寒蝉,达到了巅峰时期。此时,曹操说道:“吕布英勇无敌,要想除掉吕布,只靠咱们这八路人马是不行的,应该集齐十八路诸侯,一同商议良策。只要能擒获吕布,董卓就很容易诛杀了。”

  这是曹操在看完吕布在两军阵前杀死两人,打伤一人之后,得出的结论,是非常中肯的。吕布确实太厉害了,曹操用四个字形容,那就是“英勇无敌”,必须合十八路诸侯,才能对付。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frc 0819cea367eab4cefd0e411cc5139298 - 吕布和马超对上的话 两人谁更加厉害

  八路军兵齐出,救了武安国。吕布退回去了。众诸侯回寨商议。曹操曰:“吕布英勇无敌,可会十八路诸侯,共议良策。若擒了吕布,董卓易诛耳!”

  曹操在濮阳对吕布的评价:非一人可胜

  曹操从徐州返回,与吕布征战,顺利夺取兖州,一直打到了濮阳城下。吕布不听陈宫的忠告,独自带兵出城,大战曹军。曹操派出大将许褚出战,与吕布大战二十回合,不分胜负。此时,曹操再次对吕布评价道:“吕布非一人可胜。”这句的潜台词是,吕布太厉害了,不是一个人能够战胜的,虎牢关刘关张三英才勉强战败吕布,现在大伙一起上吧,不丢人。

  他于是下令,让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五人从左右包抄上去,群殴吕布。吕布虽然厉害,在虎牢关面对刘关张三英便打不过,只能狼狈而逃,现在面对曹营六将,更吃劲,只能转身逃走。幸好吕布的赤兔马乃是天下无双的战马,没有性命之忧。

  曹操破坏了单打独斗的规矩,派出手下六员大将围攻吕布,但是他是有理由的,那就是吕布不是一个人能够战胜的。此时的吕布,在巅峰时期。

  曹操对马超的评价:不减吕布之勇

  潼关之战,曹操先派出于禁,结果八九回合战败,又派出张郃,二十合也败回本阵,第三个出去的李通运气不好,被马超一枪刺于马下。这一战曹军大败。此时的马超肯定是巅峰时期。

  这一战之后,曹操见马超太厉害了,犹如当年吕布,不禁对手下部将称赞道:“马超不减吕布之勇!”他派出了压轴猛将许褚,大战马超。许褚,号称“虎痴”,是典韦死后,曹操手下第一猛将。

  许褚大战马超,两人大战一百多回合,没有分出胜负,可是战马困乏,于是换马再战,又斗了一百多回合,还是不分胜负。许褚于是卸了盔甲,“裸衣”大战马超,有一种拼命三郎的精神。最后两人战斗到白热化程度,连枪都折断,各拿半截互相乱打。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两军大骇。两个又斗到三十余合,褚奋威举刀便砍马超。超闪过,一枪望褚心窝刺来。褚弃刀将枪挟住。两个在马上夺枪。许诸力大,一声响,拗断枪杆,各拿半节在马上乱打。

  可见马超确实不一般,也能担得起曹操对其“不减吕布之勇”的评价。

  结语

  曹操看人很准,能够在千军万马之中,准确判断出一个人到底有多大的本领,是不是名副其实。如他曾在长坂坡看到赵云在乱军之中四处厮杀,精准判断出赵云是一员难得的虎将,想要将其生擒活捉。

  现在,曹操对巅峰时期的吕布评价是“英勇无敌”、“非一人可胜”,从心里认为吕布是天下无敌的,有勇有谋,不是一个人能够战胜的,最少需要三个大将(刘关张三英),为保险起见派出六员大将(夏侯惇、夏侯渊、许褚、典韦、李典、乐进)。

frc 560b039b3574f1f48ee4f5d198ab6903 - 吕布和马超对上的话 两人谁更加厉害

  而曹操对巅峰时期的马超评价只是“不减吕布之勇”,就是说马超最多和当年的吕布武功差不多,不一定比吕布厉害。曹操是拿马超和吕布对比的,认为马超是一个弱化的“吕布”,有吕布的一丝影子而已。

  因此,想要比较巅峰时期的吕布和马超,到底谁更厉害,可以从曹操对吕布、马超两人的评价中了解,是吕布厉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留言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评论 抢沙发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国学谷为国学爱好者提供、国学常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国学经典内容阅读及解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