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在于勤奋
天才在于积累

商朝迁都到殷的原因

盘庚迁殷以后,王室内部的矛盾得到缓解,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盘庚被称为“中兴”之主,并为武丁盛世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于盘庚迁殷的原因,历来说法不一。作者认为,公元前十四世纪黄河河患的加剧,以及由于政治动荡、社会混乱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恶化,才是盘庚迁都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任何民族的生存都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社会的发展越是处于早期阶段,人们对于大自然的依赖程度也就越大,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古代社会的影响是相当大的,盘庚迁殷就与生态环境的变化有着直接联系。

20230807131016829 - 商朝迁都到殷的原因

一、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迫使盘庚迁都

在中国古代,定都和迁都都是国家大事,为了稳定政权,历代统治者都非常注意保持都城的稳定。但也有许多王朝曾迁移都城,以适应生态环境的改变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商王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盘庚迁殷之前,商王朝都城曾屡次迁徙,历来有“前八后五”之说。在商朝建立以前的“先公”时代,自契到汤,就曾八次迁移都城:第一次,契自商(今河南商丘)迁居蕃(今山东曹县);第二次,昭明迁到砒石(今河北隆尧、宁晋、柏乡一带);第三次,昭明再迁到商;第四次,相土迁到泰山下;第五次,相土又迁回商;第六次,上甲微迁到殷(一说邺)(今河南安阳);第七次,孔甲复归于商;第八次,汤迁到毫(今河南堰师)。

八次迁徙之地都不出河南、山东、河北地域,而建都在商的时间最久。汤灭夏建商之后,前十王均以毫为都城。到商朝中期,又五次迁都,即所谓的“后五”:仲丁迁嚣(今河南荣阳东北);河宜甲迁相(今河南内黄东南);祖乙迁邢(今河南温县东);南庚迁奄(今山东曲阜);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小屯村)。从盘庚迁都到殷,一直到商朝最后一个王帝辛(封王),历时273年,商朝均定都于此。

综观历代都城变迁,影响定都和迁都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因素。将都城建在经济发达、物产富庶的地区,有利于保障和维持统治集团的物资供应。二是地理条件。在地势险要的地方建都,有利于防御外来攻击,保卫王朝的安全;在交通发达的地方建都,有利于政令的上传下达和财富的聚集。三是政治形势。

强盛的王朝,一般将都城建在拓疆开土的前线附近或外来威胁来自的方向,以利于及时有效地处理政治军事事务;而衰弱的王朝,则一般把都城建在远离威胁的后方,以便苟延残喘,维系统治。另外,有些统治者为了摆脱旧势力的牵制,巩固其统治地位,也曾有迁都举措。商朝中期盘庚迁殷,除以上几个因素的影响以外,其主要原因,则是气候无常,黄河水泛滥,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迫使盘庚不得不考虑迁移都城。

盘庚迁殷以前,商朝的都城在山东的曲阜,该地位于黄河下游东南岸,时常受到黄河水患的影响。据《尚书·盘庚》记载,盘庚迁殷之前,针对民众的不理解,曾耐心做了这样的解释:“古我前后,阁不惟民之承保,后青感鲜,以不浮于天时。殷降大虐,先王不怀厥枚作,视民利用迁。”「`〕大意是说,古代我们的先王都是保护民众的,很少有逆天而动的。当我朝遭到大灾大难时,先王心中不安。我体会先王神意,想按照先王的办法,根据民众的利益而迁都。

这里的“大灾大难”指的是黄河泛滥给社会、国家和百姓所带来的灾难。盘庚警告说:“汝不谋长,以思乃灾,汝诞劝忧,今其有今阁后,汝何生在上。’心月大意是说,你们大家如果不从长远考虑以摆脱灾难,那你们只能自作自受。如不迁徙,那就只有今日没有明天了,你们将无法生存下去了。上述资料说明,盘庚迁殷是因为商人遭到了灾难,要想求得生存,必须避害趋利。

《尚书·盘庚》还记载:“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适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绩于联邦。今我民用荡析离居,阁有定极。”川盘庚指出,商朝先王为了光大商人的事业,曾迁到山地以避灾害。现在民众遭遇大灾大难,“荡析离居,阁有定极”,过不了安定的日子。对于造成民众“荡析离居,阁有定极”的所谓“大虐”,后世东晋梅颐在《孔传古文尚书》解释说,“水泉沉溺,故荡析离居,无安定之极,徙以为至极。”川汉代张霸在《书序》中说,“祖乙纪于耿”[5〕,唐代孔颖达在《尚书正义》说:“河水所毁曰纪’心习。

从《尚书·盘庚》的记载及后世对此记载的设释来看,盘庚迁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黄河水泛滥,严重破坏了商人居住地的生态环境。在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根据文献资料记载,从远古到20世纪中叶约3000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多达1500余次,平均两年就决口一次。在商朝,黄河决口造成河口两岸的人们失去土地和家园,商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直接威胁到商王朝统治的经济与社会基础。

另外,盘庚统治时期,商王朝的社会矛盾也日趋激化。奴隶主贵族占据着大量土地,但他们只知奢侈享乐,完全不管民众死活,广大民众厌倦生产,大量逃亡或消极怠工,大片土地荒芜,土质变坏。生态环境的恶化,使民众的生产、生活、居住等条件严重恶化,导致在当时频繁发生的水灾(包括久雨积水和河水泛滥)面前逐渐丧失了起码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如果再不迁徙,继续在原来的地方进行统治,那就有可能造成社会混乱,最终导致国家走向灭亡。

社会矛盾影响到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的恶化又反过来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严峻的客观现实,迫使盘庚不得不考虑迁都事宜。

分页符

二、殷地生态环境优越,具备定都的条件

“自盘庚迁殷,至纷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迁都。”〔71从现有的历史资料来看,盘庚所迁新都所在地殷,确有比旧都奄更为优越的生态环境,更有利于商人的生存与发展。殷地客观生态环境的优越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0230807131017915 - 商朝迁都到殷的原因

第一,地理位置优越。殷,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阳。据((战国策·魏策》记载,殷“左孟门而右漳涤,前带河,后被山。”困《魏都赋》又说,殷墟“南瞻淇澳,北临漳涤。川9〕殷地西依太行山,东近黄河。从考古资料和文献记录可以看出,当时的黄河距殷墟只有五十华里,而北面的漳水、淦水距殷地也不超过四、五十华里。甲骨文中常见的沮水、滴水等河流,则在殷地南部流过。殷地西依太行山,东有黄河,南有渲水、滴水流过,北有漳水、淡水环绕。在远古时代,以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为依托,可以很好地维护国家的安全,保护民众的利益。殷地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客观地理形势,非常有利于商王朝政权的稳定和发展。

第二,气候温暖湿润。殷地处于北纬34一36度之间,气候温暖适宜。我国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研究的开创者竺可祯先生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的初步研究》一文中指出,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的1900多年间,我国正处于气候的温暖时期[’叼。根据殷墟甲骨文记载,当时安阳人在相当于现今阳历的三月份播种,比现在要早一个月。

1987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安阳小屯东北地区进行钻探发掘时,“曾不断有脊椎动物骨骼被发现”[“口。这些动物骨骼,除了璋、竹鼠以外,还有象、膜、犀牛、水牛等大型野生动物。在殷墟甲骨文中有不少关于象的记载,当时把象作为打猎的对象,说明它是自然分布的,处于野生状态。河南省古称豫州,“豫”字本义,就是一个人牵着一头象。

另外,在安阳小屯一号坑出土的鸟类骨骼,至少有5目5科6属8种鸟类,种类之多,是考古发掘中不多见的,更有趣的是这些鸟类骨骼以猛禽占多数12[,,而现今这些鸟类则生活在我国的不同地区。上述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说明,在盘庚迁殷前后,当时安阳地区高山、森林、丛灌、草原广泛分布,河溪、沼泽、草甸较多,气候温和、湿润,生态环境多姿多态,丰富多样。这种气候与自然环境,非常有利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从而为商王朝日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第三,水资源异常丰富。水在古代先民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盘庚迁殷时期,殷地有着丰富的水资源,这包括天然降雨和江河径流。根据甲骨文记载,卜辞中有数千条关于降雨方面的占卜,如“今夕有雨”、“大雨”、“小雨”、“足雨”等。有的专家曾统计当时降雨的情况,在所选出的151条记录有卜雨和降雨月份的卜辞中,降雨日期涉及到从一月到十三月的所有月份。

据此,专家认为,在殷人所居的黄河流域,特别是殷墟附近,全年都有降雨。可见,当时殷地的降雨量非常充沛。殷地水资源,除了自然降雨之外,还有江河径流。以安阳为中心,在半径一百公里范围内,均匀分布着漳水、恒水、淇水等河流。很显然,河流的均匀分布,对古代的农业灌溉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是十分有利的。

第四,土质条件理想。在今天的卫星影像图上可以看出,殷墟以东的古河道,由安阳向东北延伸,在安阳看不到有河水泛滥的迹象。另外,根据卫星的影像色调即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殷地周围河流所形成的冲积扇土壤中所含的水分较高,比较湿润,腐殖质较厚而且肥沃。水灾较少,植被条件良好,土壤肥沃为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综上所述,当时殷地前带河,后被山,北有漳水、溢水,南有开阔的平原,而恒水流经其间;气候温暖湿润,土质松软,周围有许多沼泽和丛林,既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又有利于狩猎和手工业的发展;东边的黄河虽然常有泛滥,但由于殷地居于由西向东的缓慢倾斜地带,可受黄河之利,而无黄河造成的洪水灾害。有利的地理形势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使殷地着实成为一个建都的好地方。

分页符

三、盘庚重视殷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求经济的持续发展

如上所述,商朝迁都殷地,是把生态环境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在内的。殷都优越的自然条件为殷人的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盘庚迁都以后,又积极采取措施,下大气力治理和保护殷都的生态环境,以保证商王朝的持久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20230807131018425 - 商朝迁都到殷的原因

第一,盘庚重视对但水的治理,以防患于未然。但水由西北向东南横穿殷都,为殷都生产与生活用水提供了很大方便,但当雨季来临之时,垣水水位猛涨,又必然会对殷都的安全产生威胁。针对这一问题,盘庚除了进行祭祀以求得神灵的保佑以外,还对沮水采取了疏导和分流的办法。在殷都宫殿区西北方向恒水流经殷都的上游地段,组织人力人工开挖出条半绕宫殿区的大沟。

这条大壕沟,沿宫殿区西侧自北向南延伸约11()0米,而后折而向东,再沿宫殿区南侧由西向东延伸约650米,沟深约5米左右,宽为7一12米山」。这条大沟首位衔接恒水,对恒水起着疏导和分流的巨大作用。大壕沟的开通,使殷人可以有效避开恒水的威胁,同时也与渲水一起构成殷都防御的天然屏障,从而有力保证了殷都的安全。

第二,盘庚注重将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根据考古发掘,殷都基本上是沿但水而建,迄今已发现的50多座宫殿、宗庙遗址,比较集中的分布在今天安阳小屯东北一带。都城北面和东面皆临恒水,西面和南面则是人工开挖而成的半绕宫殿区的大沟,这既便利于都城的用水,又美化了都城环境。在宫殿以外,则是手工作坊和平民住地,间或有较为密集的平民墓葬群。

在远离大沟以南的苗圃北地、薛家庄,以西的孝家庄,分别发现有铸铜的作坊遗址。在远离大沟以西的北辛庄、恒水以东的大司空村,则发现有制骨作坊遗址。这些手工作坊的分布,大都远离宫殿区,位于“城区”之外的“郊区”范围内。这种城市格局,说明当时的统治者已经认识到了手工作坊会对但水产生“污染”,影响到居民生活。在城市规划中,综合考虑自然因素和环境因素,将美化环境,方便居民生活,保护水资源有机结合,以利于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殷人的远见卓识,实在令人折服。

第三,注意农田的保护和利用。殷人对农田的保护和利用主要体现在农田的施肥方面。据《韩非子·内储说》记载:“殷法刑弃灰’,仁’礴{。又说,“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匕’5习意思是说,殷朝法律对随意倾倒草木灰的人要处以断手的惩治。殷人不许将草木灰倾倒在路上是非常有道理的,一是倾倒草木灰会污染环境卫生,二是在商朝时,人们己经开始知道农田需要施肥,而草木灰和人粪在当时则是最好不过的农田肥料了。

人粪、畜粪和草木灰用于农田施肥,既保持了环境的清洁,又有利于农业丰收,而农业的丰收又可以促进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殷人农田施肥的推广,无疑是早期的“人仁牛态”的创举,它保证了一定的生态稳定和平衡,使殷朝的农业发展走上一条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在盘庚统治前期,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社会矛盾的加剧交互影响,几乎危及到商王朝统治的根基。盘庚迁殷以后,大力整治水患,注重环境保护,保护生态平衡,为后来商王朝逐步走向繁荣强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殷鉴虽远,但仍对当今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留言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评论 抢沙发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国学谷为国学爱好者提供、国学常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国学经典内容阅读及解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