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在于勤奋
天才在于积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又一年中秋,14首思乡诗词,忧伤满心头

 

【01】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秦州之夜,戍楼上的更鼓悠悠,如一声声沉重的叹息,缓缓隔绝了尘世的喧嚣与人行的匆匆。

秋意渐浓,边塞的寒风裹挟着孤雁凄厉的啼鸣,划破长空,直抵人心最柔软之处。

是夜,白露悄然而至,月华如水,却总觉得那轮皎洁之下,唯有故乡的月最为明亮,温柔地照耀着记忆中团聚的时光。

诗人杜甫,立于这异乡的秋夜,心中满是对兄弟的深切怀念与无尽忧虑。

天宝十四年那场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如同狂风骤雨,席卷了大唐的安宁,也无情地拆散了他们兄弟的手足情深。

如今,乾元二年的战火仍未平息,山东、河南,那片曾经繁华的土地,已沦为烽烟四起的战场,他的兄弟们,便散落在这战乱的洪流之中,各自飘零,生死未卜,家园更成梦中幻影。

《月夜忆舍弟》更鼓与孤雁,白露与明月,无一不浸透着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深切关怀与无尽思念。这思念,如同秋夜的凉风,虽轻却刺骨,让人无法释怀。

语言之间,透露出杜甫精湛的工笔与深沉的情感。他用最质朴的词汇,勾勒出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让人仿佛能听见那更鼓的余音,看见那孤雁的孤影,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山万水的兄弟情深。

而全诗所展现的沉郁哀伤,更是真挚感人,直击人心最柔软的部分,让人不禁为这乱世中的手足情而泪目。

在这秋夜,一同聆听那来自千年前的呼唤,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兄弟情深,体会那份在战乱中依然坚不可摧的人间真情。

 

【02】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唐·戴叔伦《调笑令·边草》

提起边塞之地,定是野草无垠,它们仿佛是大地的守望者,见证了岁月的更迭与士兵的沧桑。

边塞的野草啊,你枯黄又复生,而驻守于此的兵士,他们的青春却如这野草般,在无尽的等待与守望中悄然老去。

山南山北,雪后初霁,银装素裹的世界里,千里万里,处处洒满清冷的月光,那是故乡遥不可及的温柔,也是战士心中永恒的牵挂。

明月高悬,皎洁而孤独,它静静地照耀着这片荒凉之地,也映照出士兵们内心深处无尽的思乡之情。

明月啊,你是否也听见了那远方的胡笳声,它穿透了寂静的夜空,带着一丝悲凉,一丝哀愁,直击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胡笳声声,如泣如诉,那是战士们对家的渴望,对和平的向往,也是他们心中难以言说的苦楚与孤独。

这首《调笑令》,虽源自酒席间的游戏,却在词人的笔下化作了边塞风情的深情咏叹。

它以野草起兴,以“草尽”喻“兵老”,新颖而深刻,让人不禁为那些默默守护边疆的士兵们心生敬意。

雪后的晴空,明亮的月光,这一切美景之下,隐藏的是士兵们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无尽忧虑。

而那凄凉的胡笳声,更是将这份愁绪推向了极致,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与悲悯。

这首词,以比兴手法和质朴无华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了荒凉苦寒的边疆,感受到了戍边士兵的艰辛与不易,更深刻地理解了那个时代以戍边为苦的社会心理。

在这广漠的夜空下,胡笳声依旧回荡,它不仅是士兵们心中的悲歌,更是对和平与安宁的深切呼唤。

 

【03】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在京口与瓜洲之间,一水长江轻轻流淌,仿佛是天地间最温柔的纽带,将两岸紧紧相连,又悄然分隔。

远处,钟山那苍翠的身影,若隐若现于层峦叠嶂之后,如同一位深情的守望者,静静地等待着归人的脚步。

春风,这位轻盈的画师,再次拂过江南的水岸,以她那无尽的和煦与温柔,将这片土地染上了勃勃生机的绿意。

万物复苏,春意盎然,每一抹新绿都跳跃着生命的喜悦,让人心旷神怡,却也悄然勾起了心底那份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公元1075年的那个二月,王安石带着满腔的抱负与复杂的情感,踏上了第二次拜相进京的征途。

此时的他,回望那片被春风轻抚的江南,心中既有对变法事业的热切期待,也藏着对钟山家园难以割舍的情愫。

“春风又绿江南岸”,自然是江岸生机盎然美丽的春色,但也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

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

全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既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洒脱与轻快,又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深沉与哀愁,把乡愁的抒写发挥到了极致。

【04】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王翰《凉州词》

遥远的关内,应是春意阑珊之时,花儿悄然谢幕,鸟儿归巢筑梦,一片暮春的温柔与宁静。

然而,此间的塞外,却仍被凛冽的大风撕扯着,尘沙漫天飞舞,严冬的余寒似乎不愿轻易退却,坚守着这片孤寂与苍凉。

夜幕低垂,一曲《折杨柳》自胡笳中悠扬而出,那凄凉的旋律,如同穿越时空的使者,轻轻拨动着每位战士的心弦。

乐音是最具有感染,穿透力的一门艺术,此时响起的胡笳更是触动了对远方故乡的无尽思念。

春风啊,你为何迟迟不度这玉门关,将温暖与生机带给我们这些漂泊的灵魂?

《凉州词二首·其二》,一曲七言绝句,字里行间流淌着边关将士的坚韧与柔情。

前两句,以自然之景喻人之情,将战士们的孤独与期盼展现得淋漓尽致;

后两句,则通过胡笳之音,将思乡的氛围推向了高潮,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寒风凛冽、思乡情切的边关之夜。

此诗,虽言边塞之苦,却无丝毫低沉与绝望,反而透露出一种苍凉中的悲壮,一种逆境中的坚韧。

在这片被风沙磨砺的土地上,他们用热血与忠诚,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而那份对家的思念,则是他们心中最柔软、最温暖的力量源泉。

 

【05】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唐·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世人皆说那仿如仙境的江南,每一缕风都携带着温柔的低语,邀请着每一位过客,愿其驻足,直至岁月的尽头,与这片土地共老。

春水碧于天,一幅超越苍穹之蓝的绝美画卷,舟行其上,彩绘的篷船悠然穿梭,细雨轻拂,宛如天籁之音,伴人入梦,梦回那烟雨蒙蒙的温柔乡。

江南之美,不仅在于其如诗如画的景致,更在于那酒家之中,佳丽轻启朱唇,笑靥如花,盛酒之际,皓腕轻露,肌肤胜雪,恍若世间最精致的瓷器,令人心醉神迷。此情此景,怎教人不生留恋?

据古典文学巨擘叶嘉莹教授之解,韦庄笔下的“江南”,实乃魂牵梦绕之地,非蜀地所能替代。

这组《菩萨蛮五首》,乃其晚年寓居蜀地时,对往昔江南旧梦的深情回望。此中第二首,更是将江南的人情风物、生活意趣,刻画得淋漓尽致,展现了词人对那片水土深沉的依恋与无尽的向往。

词中,上片以情起笔,直言江南之好,引人遐想;下片则笔锋一转,细腻描绘江南春色与佳人风姿,白描之中见真章,清新脱俗,美不胜收。

末了,以一句“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道尽了词人心中的千回百转与难以言喻的愁绪。

这份情感,既是对江南的无限眷恋,也是对漂泊生涯的无奈与哀愁,韦庄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这份复杂而深刻的情感,化作了一曲动人心弦的江南赞歌,让人读来,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06】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凭将清泪洒江阳。

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殷勤且更尽离觞。

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宋·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岁月悠悠,成都的记忆已随风飘散十载有余,却在你的不期而至中,如潮水般汹涌而至,再次唤醒了深埋心底的柔情与哀愁。

今日之别,非比寻常,我愿将这份难以言喻的伤心之泪,托付于你,带回那片遥远的故土,洒向江头,以寄我无尽的思念与哀悼。

故乡啊,你可知我心之所向,奈何飘零已久,归期遥遥,终成天涯孤旅,一腔孤凉,无人能解。

那些深藏的悲凉与愁绪,或许你已无从感知,它们早已化作我笔下断章残句,不再轻易触动心弦,但今日之别,却让我再度沉溺于这份难以割舍的情感之中。

我为你备下这离别之宴,每一滴酒都承载着我对你的祝福与不舍,愿你此去,一路顺风,尽欢而散。

回首往昔,我的生命仿佛一座传舍,辗转于各地之间,却始终找不到一个真正的归宿。何处是家,何处是乡,这成了我心中永恒的追问。

龙榆生的《东坡乐府笺》中,此词静默地诉说着这段未了情缘;而顾随先生的《东坡词说》,更将其与《江城子》相提并论,两词间情感的共鸣,跨越了时空的界限,让人感慨万千。

熙宁七年,那个秋冬之交,我尚在杭州通判任上,你的到来,如同冬日里的一缕暖阳,却也照见了我内心深处的孤寂与荒凉。

妻弟王缄,你的身影,不仅勾起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仕途的坎坷与漂泊的无依。

离别的酒,苦涩而浓烈,它企图消解我心中的离愁别绪,却终究只能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回荡在这无尽的夜空之中。

全词之中,离情别恨交织,悼念亡妻之痛,仕途失意之苦,以及那挥之不去的乡愁故思,共同编织成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情感之真挚,沉郁而深刻,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词人内心深处的伤感与无奈,让人读来,不禁为之动容。

 

【07】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秋意渐浓,西北边陲的风光与温婉江南截然不同。雁阵南飞,掠过衡阳,不留一丝眷恋,只余天际一抹淡淡的哀愁。

黄昏降临,号角声起,穿透了边塞的寂静,风声、马啸、羌笛,交织成一首边关独有的交响乐,回荡在连绵群山之间。

夕阳如血,洒落在青烟缭绕的山巅,孤城紧闭,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守望与孤独。

此刻,一杯浊酒入喉,思绪万千,万里之外的亲人身影在心头萦绕。

然而,战事未歇,功名未就,归期遥遥无期。远方羌笛声悠悠,似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哀愁,寒风凛冽,霜雪铺地,将这片土地染上了一层银白。

夜深人静,战士们难以入眠,无论是身经百战的将军,还是初上战场的士兵,他们的发梢都被霜雪染白,心中涌动的情感化作无声的泪水,在寒夜里静静流淌。

回溯往昔,宋康定至庆历年间,范仲淹以满腔热血,肩负国家重任,镇守西北边陲。在这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他笔下的这首词,除了是对边关风光的深情描绘,更是对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情怀的深刻抒发。

词中,边塞的荒凉与将士的坚韧并存,每一笔都透露出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的气概。

范仲淹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将边关生活的艰辛与英雄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个人情感的宏大叙事,展现出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思考。

这首词,如同一曲悲壮的战歌,穿越时空的长河,依旧能震撼人心。它不仅仅是对一段历史的记录,更是对人性光辉与牺牲精神的颂扬,让人们在品味文字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深沉的家国情怀与英雄气概。

 

【08】

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暮酣。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元·虞集《听雨》

幽深的夜晚,我的鬓发已染霜白,稀疏间透着岁月的痕迹,我独自静坐于屏风之后,仿佛是时间河流中一叶静泊的小舟。

红烛摇曳,其光影斑驳,在这无边的寂静中缓缓铺展,为这孤寂的空间添上一抹温暖的色彩,却也映照出我内心的波澜不惊与淡淡哀愁。

自踏入京城繁华,岁月悠悠,我的性情在官场的沉浮中悄然蜕变,那些年少时的轻狂与梦想,似乎都已随风而去。

就在这静谧的夜里,春雨不期而至,绵绵密密地敲打着窗棂,那熟悉而又遥远的江南雨声,瞬间穿透了岁月的尘埃,唤醒了我深藏心底的思乡之情。

《听雨》一诗,如同我此刻的心境,于平淡中蕴含着深邃的情感。它不仅仅是七言的简练,更是心灵深处对过往的温柔回望,对未来的淡淡期许。

在这屏风前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对官场生涯的一丝疲惫与厌倦。

红烛与春雨,一静一动,交织成一幅幅关于远方的画卷,让思乡之情在这雨夜中缓缓流淌,既哀愁又温馨,既遥远又亲近。

此诗,它以最质朴无华的语言,诉说着作者对家乡的无尽眷恋,以及在这漫长仕途中的微妙心境。

在雨声中,人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回到了那个烟雨朦胧、梦开始的地方,那里,有最纯粹的欢笑与泪水,有着最真挚的情感与向往。

 

【09】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

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元·乔吉《凭阑人·金陵道中》

在那悠长、孤寂的旅途中,一匹瘦骨嶙峋的马儿,驮着我满溢的诗情与未了的远方梦,蹒跚于金陵古道的尘埃之间。

我,如同李贺笔下那漂泊的灵魂,怀揣着满腹才华与未竟之志,却在天涯的尽头,寻觅着一片归属感。

飞鸟倦了,它们的哀鸣声划破长空,如同我心底最深切的呼唤,回响在空旷的小山村,那里,仅有的几户人家灯火阑珊,却温暖不了我这颗漂泊的心。

柳絮轻扬,它们似乎也懂我的愁绪,轻轻扑打在我的发间,仿佛每一缕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不经意间,为我添上了几缕银丝。这不仅仅是时间的印记,更是旅途风霜,心中愁苦的见证。

“曲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在这条古道上,每一步都踏着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每一次回望,都是对过往温暖的无限眷恋。

我借李贺之自况,以倦鸟之态,抒发着在外漂泊的辛酸与无奈,心中那份对归途的渴望,如同飞鸟对巢穴的依恋,却只能遥望,无法触及。

全曲意境深远,情感细腻而孤苦,它不仅仅描绘了一个旅人的漂泊生涯,更深刻地刻画了长期羁旅所带来的心灵创伤。

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忧伤,是对故乡无尽的思念与向往,也是对命运无奈的叹息。

乔吉以他新巧的构思,将这份羁旅之愁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同身受,仿佛置身于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与作者一同承受着那份刻骨铭心的孤独与哀愁。

 

【10】

华鬓星星,惊壮志成虚,此身如寄。

萧条病骥。向暗里、消尽当年豪气。

梦断故国山川,隔重重烟水。

身万里,旧社凋零,青门俊游谁记?

尽道锦里繁华,叹官闲昼永,柴荆添睡。

清愁自醉。念此际、付与何人心事。

纵有楚柁吴樯,知何时东逝?

空怅望,鲙美菰香,秋风又起。

——宋·陆游《双头莲·呈范至能待制》

秋风萧瑟,双鬓间斑白的发丝,如同夜空中稀疏的星辰,映照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

一生漂泊,如孤舟逐浪,心灵却似那病马倚栏,独对暗夜,往昔的豪情壮志,在岁月的长河中悄然消磨,只余一声沉重的叹息。

梦中,故国的锦绣河山被重重烟霭与层云遮蔽,万里之遥,心之所向,遥不可及。旧日同窗,星散天涯,那些都城中的欢声笑语,如今只能在记忆深处回响,渐行渐远。

成都,这座世人眼中的繁华之都,于我而言,却只是官闲无聊的囚笼。白昼漫长,无事可做,唯有以酒为伴,醉卧柴门,试图在迷离中忘却现实的无奈。

一杯又一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却浇不灭心中那份难以言说的苦闷。欲诉还休,这满腔的抑郁与孤寂,又该向谁人倾诉?

南归的航船或许就在眼前,但归期何时,谁又能预知?唯有惆怅地遥望,那秋风中隐约浮现的鲈鱼之鲜、菰菜之香,那是家的味道,是心灵的慰藉,却也是触不可及的奢望。

宋孝宗淳熙二年之秋,我身居成都,心向天涯,这份复杂的情感,化作笔下流淌的诗篇。它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悲叹,更是对时代苍凉的深刻反思。

对范成大,我心中有敬有憾,敬其人品,憾其未能挑起重任,共赴北伐大业。

但即便如此,我的词中依旧保持着那份不屈与超脱,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是对世俗的淡淡厌弃,更是对自我高洁情操的坚守。

这便是陆游,一个在逆境中仍不失积极本色的诗人,他的诗词,如同他的人生,永远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11】

年年为客遍天涯。梦迟归路赊。

无端星月浸窗纱。一枝寒影斜。

肠未断,鬓先华。新来瘦转加。

角声吹彻小梅花。夜长人忆家。

——宋·赵长卿《阮郎归·客中见梅》

我,一位行者的灵魂,年复一年,漂泊于天涯海角的每一个角落,足迹轻拂过岁月的尘埃,却总也踏不回那魂牵梦绕的故乡。

梦回时,家的轮廓温柔而模糊,如同那迟迟不来的好梦,总在夜深人静时,轻轻叩响心扉,却又悄然远去。

窗外,星光与月色交织成一幅淡雅的画卷,它们悄无声息地渗透过细密的窗纱,将一抹清冷而柔和的光辉洒落,恰好映照在那斜倚墙角的梅花之上。

梅影疏疏,仿佛是夜色中最温柔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思乡的梦境。而我,于这清幽之中,愁肠百结,未断却已深重,两鬓斑白,见证着岁月的无情与漂泊的沧桑。

近来,身躯似乎也随着思念的加深而日渐消瘦,每一次呼吸都仿佛能听见远方传来的低吟——那是角声,哀婉地吹奏着《小梅花》的旋律,穿透了长夜的寂静,直击心灵最柔软的部分。

这旋律,如同我心中的思乡之情,缠绵悱恻,不绝如缕。

忆往昔,长卿之名,曾为仕途所累,然其心性恬淡,终是选择了辞别帝京的繁华,投身于江南的山水之间,遁世隐居,以觞咏自娱,随意成吟。

这段时光,虽远离尘嚣,却也饱含着无尽的思念与愁绪。眼前的景致,与心中的情感相互交织,绘就了一幅幅淡远而萧疏的画面,每一笔都蕴含着深沉的情感与无尽的思绪。

这首词,便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应运而生,它不仅仅是对漂泊生涯的写照,更是对思乡之情的深情抒发。

字里行间,含蓄隽永,意味深长,每一句都饱含着词人的真挚情感与深切思念。它如同一首悠扬的曲子,在心灵的深处回响,让人在品味之余,不禁为之动容。

 

【13】

黄花谩说年年好。也趁秋光老。

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结子知多少。家住三山岛。

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宋·辛弃疾《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

菊花轻语,莫道岁岁荣华皆似锦,亦难逃秋光流转,终归于寂。少女青丝如瀑,尚未识得岁月风霜的无情,她们笑语盈盈,举杯邀月只要心中明媚,世间万物便皆展笑颜,花亦随之绽放,不问归期。

桃林深处,我家所在的三山岛上,果实累累,满树蟠桃映红了天边,那是时间轻抚的痕迹,也是生命丰盈的象征。

然而,心中不禁泛起涟漪,何时能乘鸾凤归去,穿越这人海茫茫,世事如梦,沧海一粟,皆随缘聚缘散,终归于虚无。

辛弃疾以秋为幕,绘就一幅幅斑斓而深邃的画面,既感慨于时光易逝、人生无常,又洋溢着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向往。

上片菊花与少女相映成趣,一哀一乐,交织出生命既短暂又绚烂的哲理;下片则以蟠桃寓言,深化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提醒世人珍惜当下,及时行乐,于世事浮沉中寻得一份超脱与淡然。

整首词,情感细腻而丰沛,意象瑰丽而深远,既有对生命无常的淡淡哀愁,更有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热烈向往。

它如同一曲悠扬的歌,穿越了岁月的长廊,触动着每一个渴望在有限生命中绽放无限光彩的心灵。

 

【14】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明·袁凯《京师得家书》

在那迢迢三千里外的绵绵江水畔,承载着家的温情与期盼,一封家书穿越了千山万水,悄然抵达了诗人袁凯独居的京师小屋。

虽是一纸轻鸿,但那十五行沉甸甸的字句,每一笔都镌刻着家人的深情厚意。

家书中,无多赘语,唯有那最质朴无华的心愿——“早还乡”,如同江水般悠悠流淌在诗人心间,激起层层涟漪。

这简单的三个字,穿越了时空的阻隔,让诗人在京师的孤寂与百无聊赖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呼唤。

《京师得家书》,一首五言绝句,虽篇幅短小,却字字珠玑,情感深邃。它不仅仅描绘了书信穿越千山万水的艰辛与不易,更深刻表达了家人对诗人无尽的思念与牵挂,以及诗人内心深处对家的无限向往与渴望。

这份情感,如同江水般绵长不绝,又似秋日的暖阳,温柔地照耀着诗人孤独的灵魂。

全诗以景寓情,以情动人,语言质朴而真挚,情感饱满而深沉。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在收到家书的那一刻,心中涌动的不仅仅是喜悦与感动,更有对家人深深的思念与愧疚。

这首诗,是对人间真情的颂歌,也是对游子归心似箭心情的生动写照。

 

家,那是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栖息地,是我们在外面的世界里疲倦时的避风港。

对于那些无奈的游子来说,家就是他们心中最深的渴望,就像袁凯所说,一封家书,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那是一种深切的期待,期待着能够早日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那个充满温暖和爱的地方。

回忆,是我们在心中描绘家乡的画布,每一笔都充满了温馨和甜蜜。那些田野、溪流、小桥,还有亲人们的笑脸,都是我们心中最珍贵的记忆。

这些记忆在我们孤独的时刻,如一缕阳光照亮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明白,无论我们在何处,都有一个家在等待我们的归来。

盼归,是我们每个游子的心声。那是一种深深的渴望,一种痛并快乐的期待。

我们知道,只有回家,才能寻找到那份真正的安宁和温暖。早点回家,就成了我们心中最强烈的愿望,就像那家乡的炊烟,始终飘荡在我们的心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留言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评论 抢沙发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国学谷为国学爱好者提供、国学常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国学经典内容阅读及解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