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诗词都是作者情感的投射同,漫步至溪流尽头,静坐赏云卷云舒。
这是古代诗人的心境写照,在人生的晚年,他们选择远离尘世的喧嚣,悠然栖居于竹林幽居之中。
闲暇之时,便随意踏青,任脚步随心所欲。疲倦之际,就择一处草地而坐,让身心得以休憩。想游则游,想止则止。
怀抱一颗禅心,游走于人间天地,潇洒自在,无所拘束,岂不美哉!
因此,不妨效仿古人,多走向户外,亲近自然。让脚步跟随心灵的指引,无论山川湖海,皆可成为心灵的寓所。
在行走中体验生活的韵律,在静坐中领悟生命的云起云落。如此,方能拥有一颗淡然自若的禅心,畅游在人生的诗意画卷之中。
1.
心将流水同清净,身与浮云无是非。
——岑参《太白胡僧歌》
心如流水,清澈透明,身心如同浮云,不被世间的是非所牵绊。
2.
忘机看白日,留客醉瑶琴。
——戎昱《题严氏竹亭》
在明亮的白日下放下机心,流连在瑶琴的醉人旋律中,一种忘我、沉浸的艺术享受,超越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3.
不问人间事,忘机过此生。
——温庭筠《赠隐者》
不问人间世事,以无心的态度度过此生,对淡泊名利、超脱物外生活的向往,禅意中渗透着洒脱与自由。
4.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观赏莲花的洁净,便能领悟其不染尘埃之心,孟浩然借莲花寓言,提醒人们保持内心的纯净,远离世俗的污染。
5.
远是非,寻潇洒。
地暖江南燕宜家,人闲水北春无价。
一品茶,五色瓜,四季花。
——张可久《四块玉·乐闲》
远离是非,追求潇洒,江南的暖意、燕子的家园、水北的春色都是无价之宝。一壶茶、五色瓜、四季花,生活中处处都有禅意,处处都是生命的扩张。
6.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刘长卿《寻南溪常道士》
溪边的花朵与禅意相互映照,彼此相对,无需言语,刘长卿借助自然景象,传达了禅意中的静谧与深邃。
7.
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
——李嘉祐《题道虔上人竹房》
诗的思绪与禅的心境一同沉浸在竹林的宁静之中,任凭流水流向人间。
8.
水月通禅意,山云寄野情。
——释文珦《有客》
水中的月影与禅的意境相通,山间的云雾寄托着野性的深情。
9.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唐寅《警世》
面对世间的纷扰与是非,你需要忍耐,一半装作痴呆,一半装作聋哑,要学会淡然处世,避免被世俗所困扰。
10.
守此幽栖地,自是忘机人。
——韦应物《园亭览物》
守护这片幽静之地,便是那个忘记机心的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超脱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理想的追求。
1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望见远方的南山,田园生活的宁静画面,寓意着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内心和谐的生活态度。
12.
山花落尽山长在 , 山水空流山自闲。
——王安石《游锺山》
山花虽已落尽,山却依然长存;山水空流而去,山却自得其闲。王安石借山水之景,表达了对自然永恒和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悟,展现了禅意中的淡泊与超脱。
13.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天地默默运行,四季轮回不止,万物在大地的滋养下生生不息。
14.
是非何处定,高枕笑浮生。
——杜甫《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 其二》
是非何处得以定论,不如高枕无忧,笑看人生的起起伏伏。以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的矛盾与困扰,展现了禅意中的洒脱与超然。
15.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白居易《初出城留别》
我生来并无固定的故乡,心安之处便是归宿。
16.
观水通禅意,闻香去染心。
——姚道衍《晚过狮子林》
观赏流水能通达禅意,闻香则能净化心灵。
17.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
得失不再计较,是非亦无法察觉。对待生死、得失、是非的超脱与淡然,展现了禅意中的无我与空灵。
18.
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
——苏轼《渔父》
醉醒之间反复交替,一笑便能跨越人间今古的纷扰。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展现了禅意中的超脱与豁达。
19.
扰扰人间是与非,官闲自觉省心机。
——张籍《寄梅处士》
人间的是非纷扰不断,官职清闲时更能体会到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20.
世事劳心非富贵,人间实事是欢娱。
——白居易《老夫》
世间劳心之事并非真正的富贵,人间实实在在的欢乐才是最重要的。
21.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淡然超脱言语的描述,领悟禅意带来的喜悦,内心自然满足。
22.
巧拙贤愚相是非,何如一醉尽忘机。
——白居易《对酒五首 其一》
巧拙贤愚之间的评判形成的是非纷扰,何不一醉方休,彻底忘却机心。
23.
岂住空空里,空空亦是尘。
——李咸用《赠山僧》
空空如也的境界并非真正的解脱,因为即使是空空之中也充满了尘世的痕迹。
24.
醉后有人醒,醒了无人醉。
要识三千与大千,不在微尘外。
——陈瓘《卜算子》
醉后有人醒来,醒后又无人再醉,要认识三千世界与大千世界的奥秘,其实并不在微尘之外。
25.
一点灵光随落日,万端尘事付浮云,人世自纷纷。
——净圆《忆江南》
心中的灵光随着落日消逝,万般尘世之事如同浮云般变幻无常,人间自有许多纷纷扰扰。
26.
身外空名何足问,吾心已出第三禅。
——皎然《荅李侍御问》
身外的虚名不足挂齿,我的心已超越了第三禅的境界。
27.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太上隐者《答人》
偶然来到松树下,高枕安睡在石头上,山中没有历法,寒冷过去也不知道年份。
28.
萧条心境外,兀坐独参禅。
——戴叔伦《晖上人独坐亭》
在萧条的心境外,独自静坐参禅。戴叔伦在《晖上人独坐亭》中描绘了禅者孤独而专注的修行状态,展现了禅修中的寂静与深沉。
29.
书上无名心忘却,人间聚散似浮云。
——皎然《荅胡处士》
书上的无名之物已被遗忘,人间的聚散如同浮云般变幻不定。对名利、人事的淡泊与超脱,强调了内在的平静与自由。
30.
只要心光如满月,在家还比出家闲。
——张问陶《禅悦二首·其二》
只要心中光明如满月,即使身处家中也能享受到出家般的闲适与宁静。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