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出生于一个文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聪明好学,记忆力强,年少时即展现出了非凡的文学才华。他十七岁时跟随父亲来到杭州,并以所著《七述》拜见苏轼,得到了苏轼的高度赞扬,认为他“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并预言他未来必将成名。这样的评价不仅是对晁补之才华的认可,也预示了他日后在文坛上的地位。
晁补之的仕途生涯充满波折,从最初进士及第,到后来因朝堂斗争而被多次贬谪,他的人生轨迹反映了北宋时期党争不断、政治环境复杂的背景。尽管如此,晁补之仍然保持了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即便是在遭遇贬谪期间,他也未曾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晚年时,晁补之选择归隐田园,自号归来子,表现出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这一点与他仰慕的陶渊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样的生活态度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典范,即在面对逆境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淡然。
01
晁补之,字无咎,济州钜野人,太子少傅迥五世孙,宗悫之曾孙也。父端友,工于诗。补之聪敏强记,才解事即善属文,王安国一见奇之。十七岁从父官杭州,稡钱塘山川风物之丽,著《七述》以谒州通判苏轼。轼先欲有所赋,读之叹曰:"吾可以阁笔矣!"又称其文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必显于世。由是知名。
译文:晁补之,字无咎,是济州钜野人,太子少傅晁迥的五世孙,晁宗悫的曾孙。他的父亲名叫晁端友,擅长作诗。晁补之聪明且记忆力强,刚刚懂事就能写文章,王安国一见到他就觉得他与众不同。
十七岁时跟随父亲到杭州做官,汇聚了钱塘一带美丽的山川风景,写成了《七述》一文去拜见州通判苏轼。苏轼原本也想写一篇类似的赋,读了晁补之的文章后感叹说:“我可以搁笔了!”苏轼还称赞他的文章博学而雄辩,十分出色,将来必定会在世上扬名。从此,晁补之名声大噪。
点评:文中介绍了晁补之早年的生平事迹及其文学才能的展现。从家族背景来看,晁补之出身于一个有着良好文化底蕴的家庭,他的高祖父晁迥和曾祖父晁宗悫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他的父亲晁端友也是一位诗人,这样的家庭环境无疑为晁补之提供了良好的文学熏陶。
晁补之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记忆能力,他不仅聪明伶俐,而且从小就能够撰写文章,这显示了他在文学方面的天赋。特别是他十七岁时跟随父亲赴杭州的经历,让他有机会接触到了更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从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最终写下了《七述》这篇作品。
《七述》一文使得晁补之得到了当时文坛大家苏轼的高度赞扬。苏轼作为北宋时期的重要文人,他的肯定无疑是极大的荣誉。苏轼不仅赞叹了晁补之文章的文采飞扬,而且还预言了他在未来文学界的辉煌成就。苏轼的这句话“吾可以阁笔矣!”更是表达了对晁补之才华的钦佩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苏轼作为前辈对于后辈的认可和支持。
02
举进士,试开封及礼部别院,皆第一。神宗阅其文曰:"是深于经术者,可革浮薄。"调澶州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初,为太学正,李清臣荐堪馆阁,召试,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召还,为著作佐郎。章惇当国,出知齐州,群盗昼掠途巷。补之默得其姓名、囊橐皆审,一日宴客,召贼曹以方略授之,酒行未竟,悉擒以来,一府为彻警。坐修《神宗实录》失实,降通判应天府、亳州,又贬监处、信二州酒税。徽宗立,复以著作召。既至,拜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党论起,为谏官管师仁所论,出知河中府,修河桥以便民,民画祠其像。徙湖州、密州、果州,遂主管鸿庆宫。还家,葺归来园,自号归来子,忘情仕进,慕陶潜为人。大观末,出党籍,起知达州,改泗州,卒,年五十八。
译文:晁补之参加进士考试,在开封府和礼部别院的考试中均获得第一名。神宗阅读了他的文章后说:“这个人对于经术有深入的研究,可以改变当时的浮华风气。”于是调任他为澶州的司户参军,后又担任北京国子监的教授。
元祐初年,他成为太学正,李清臣推荐他能够胜任馆阁的工作,于是被召去应试,并被任命为秘书省正字,不久升迁为校书郎。后来以秘阁校理的身份担任扬州通判,又被召回京城,担任著作佐郎。当时章惇掌握政权,晁补之被派往齐州任知州,当时齐州境内白天就有强盗在道路上抢劫。
晁补之暗中掌握了这些盗贼的名字和他们的财物详情,一天宴请宾客的时候,召来了负责治安的官员,并给他们布置了策略。宴会尚未结束,所有盗贼都被捕获,整个府城因此取消了警戒。
由于编修《神宗实录》存在不实之处,晁补之被降职为应天府和亳州的通判,随后又被贬谪为监管处州和信州的酒税。徽宗即位后,晁补之被重新以著作的身份召回。回到朝廷后,被任命为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同时兼任国史编修和实录检讨官。因党派之争兴起,他被谏官管师仁弹劾,被派往河中府任职。
在那里,他修建桥梁以方便民众,百姓甚至绘制了他的画像以示尊敬。后来他又被调任到湖州、密州和果州任职,最后主管鸿庆宫。返回家乡后,他修缮了归来园,并自称为归来子,不再关心仕途,仰慕陶潜的生活态度。大观末年,晁补之的名字从党籍中移除,被起用为达州知州,后改任泗州知州,在任上逝世,享年五十八岁。
点评:文中详细描述了晁补之的职业生涯,从他参加科举考试开始,一直到去世。可以看出晁补之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物,他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在文学、学术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评价。此外,他还展示了出色的治理能力和政治敏感度,在处理齐州盗贼事件中展现出的智谋和决断力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晁补之的仕途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他经历了多次升降,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和动荡。特别是在编写《神宗实录》时发生的争议,导致他遭到了降职和贬谪。这不仅显示了他作为一个学者的严谨态度,同时也揭示了历史编纂工作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最终,晁补之在晚年选择了回归田园生活,这与他仰慕的陶渊明的生活方式相呼应,显示出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他的这种人生哲学和处世之道,在当时以及后世都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赞赏。
03
补之才气飘逸,嗜学不知倦,文章温润典缛,其凌丽奇卓出于天成。尤精《楚词》,论集屈、宋以来赋咏为《变离骚》等三书。安南用兵,著《罪言》一篇,大意欲择仁厚勇略吏为五管郡守,及修海上诸郡武备,议者以为通达世务。从弟咏之。
译文:晁补之才情飘逸,酷爱学习且不知疲倦,他的文章温润典雅,其文采华丽奇特,出自天然。尤其精通《楚辞》,论述并汇集了屈原、宋玉以来的赋咏作品,编成了《变离骚》等三本书。在安南用兵之际,他撰写了《罪言》一文,主旨在于选拔仁德宽厚且勇敢有谋略的官员担任五管郡守,并建议加强沿海各郡的军事防备,评论者认为他的观点通达时务。他的堂弟名叫咏之。
点评:文中描绘了晁补之在学术和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和他的性格特点。首先,晁补之的才情被形容为“飘逸”,这表明他的才华不仅出众,而且具有独特的风格。他的求学态度是“嗜学不知倦”,显示出他对待学问的执着和热爱。在文章创作上,晁补之的作品被描述为“温润典缛”,这意味着他的文章既有温暖的情感,又有丰富的典故和辞藻,而“凌丽奇卓出于天成”则进一步突显了他作品的独特性和自然天成之美。
晁补之对于《楚辞》的研究尤其深入,他不仅精研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还编著了《变离骚》等三本书,这显示了他在楚辞研究领域的权威地位。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浪漫主义色彩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晁补之的研究成果无疑丰富了这一领域的学术积累,并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在政治主张方面,晁补之针对安南用兵的问题,提出了选拔有德有才的地方官员,并强化沿海地区的防御力量的观点。这表明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关注时政,具有一定的政治远见。评论者认为他的观点“通达世务”,意味着他的看法切合实际,具有现实意义。
最后提到的“从弟咏之”,虽然在原文中并未详述,但这也暗示了晁补之所在的家族中还有一位名为咏之的堂弟,或许在当时的社会或文化圈内也有所作为,但具体的信息并未提供,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