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闵损、冉耕、冉雍四位弟子在孔门中均以德行著称,他们在不同的方面展现了儒家的核心价值观。颜回以其好学与安贫乐道的精神,闵损以其孝行,冉耕以其端正的德行,冉雍以其治理才能,共同成为了儒家思想的典范人物。
01颜回
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
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译文】颜回是鲁国人,字子渊。他比孔子年轻三十岁。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天下的人就会称许你是有仁德的人。”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看起来像是愚笨的人;但当我私下观察他的言行时,发现他也能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并不愚笨。”“如果得到任用就施行自己的主张,如果得不到任用就退隐,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这一点吧!”
颜回二十九岁时,头发全白了,早早地去世了。孔子为他痛哭,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你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好学,他不会把愤怒转移到别人身上,也不会重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的是他英年早逝,现在再也没有像他那样的人了。”
【点评】颜回向孔子请教如何达到“仁”的境界,孔子给出了“克己复礼”的答案。这意味着要通过自我克制,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制规范,从而达到仁德的境界。这种回答不仅体现了儒家重视礼仪的传统,也突显了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的一致性。颜回对仁的理解与追求,体现了他作为孔子最得意门生的品质。
孔子称赞颜回即使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对学问的热爱。这种“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生活态度,展现了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在物质条件极为有限的情况下,颜回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满足和快乐,这与儒家提倡的“贫而乐”的理想人格相契合。
孔子最初认为颜回愚钝,但在深入了解后发现颜回其实非常聪慧。这种先抑后扬的描写手法,既突显了颜回的谦逊品格,也展示了他非凡的智慧。颜回能够在不显山露水的情况下,通过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才华,这种内敛的智慧值得后人学习。
孔子与颜回之间的对话中提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句话体现了儒家在面对人生不同阶段时的处世智慧。在有机会施展才华时,要积极进取;而在没有机会时,则要保持低调,韬光养晦。这种思想对于现代社会同样具有启示意义,告诉人们要在不同的环境下灵活应对,适时进退。
颜回英年早逝,这对孔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孔子对颜回的去世表达了深切的悲痛,称自有了颜回之后,弟子们更加亲近他。这种师生间的深厚感情,不仅展现了孔子作为老师的慈爱,也反映了颜回在弟子中的重要地位。
在鲁哀公询问弟子中谁最好学时,孔子毫不犹豫地推荐了颜回。他指出颜回不仅好学,而且具备“不迁怒,不贰过”的美德。这种评价不仅高度赞扬了颜回的品德,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
02闵损
闵损字子骞。少孔子十五岁。
孔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昆弟之言。”不仕大夫,不食汙君之禄。“如有复我者,必在汶上矣。”
【译文】闵损,字子骞。比孔子年轻十五岁。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啊!人们对于他父母兄弟的评价没有异议。”他不愿做大夫,也不接受不正直君主的俸禄。“如果再有人来请我(做官),我必定会隐居到汶水之上了。”
【点评】孔子对闵子骞的孝行给予了高度赞扬:“孝哉闵子骞!”这句话体现了闵子骞在孝顺方面的卓越表现。在古代中国,孝被视为最重要的家庭美德之一,孔子的评价无疑是对闵子骞个人品德的高度认可。闵子骞的故事也被收录进了《二十四孝》,成为后世推崇的孝道典范。
“人不间於其父母昆弟之言。”这句话意味着,人们对闵子骞的家庭关系和行为没有任何异议,这不仅是对他孝行的肯定,也说明了他在处理家庭关系时的公正和智慧。
“不仕大夫,不食汙君之禄。”这句话展示了闵子骞高洁的品格,他拒绝为不正直的君主服务,这与儒家所倡导的“君子谋道不谋食”的理念相契合。在孔子看来,君子应当选择与有德之人共事,而非为了利益而屈从于不良之辈。
“如有复我者,必在汶上矣。”这句话表明了闵子骞对于出仕为官的淡泊态度。如果再有人来邀请他做官,他将会选择隐居到汶水之畔,远离尘嚣。这种态度体现了他对名利的超脱,以及对个人自由和道德独立性的追求。
03冉耕
冉耕字伯牛。孔子以为有德行。
伯牛有恶疾,孔子往问之,自牖执其手,曰:“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命也夫!”
【译文】冉耕,字伯牛。孔子认为他有很好的德行。伯牛患了严重的疾病,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这是命运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这是命运吧!”
【点评】文中描述了孔子对弟子冉耕(伯牛)的高度评价及其患病时的情景。冉耕是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以其出色的德行著称。孔子将其列在德行科的前列,与颜渊、闵子骞并肩。这表明冉耕在孔门中不仅是学识上的佼佼者,更是道德上的典范。
孔子在得知伯牛患病后,特地前去探望他,这反映了孔子对学生深切的关怀。由于伯牛的病情可能具有传染性,孔子并未进入屋内,而是通过窗户握住了伯牛的手。这一举动既体现了孔子对弟子健康状况的尊重,也展现了他对伯牛的深厚情感。孔子感叹说“命也夫”,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伯牛遭遇不幸命运的无奈与悲伤,同时也反映出孔子对于命运的看法,即有些事情是人力难以改变的。
在古代社会,疾病尤其是难以治愈的疾病,常常被认为是个人命运的一部分或是某种超自然力量的结果。孔子将伯牛的病视为“命”,这或许是他对于当时医学无法解释现象的一种理解和表达方式。此外,这也反映出孔子对人生苦难的理解与接纳态度,即即使是最优秀的人也会遭遇不幸,而这正是人类生活的常态之一。
孔子的这一行为和言语,不仅彰显了他对弟子的关怀之情,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个处理类似情境时应持有的态度范例:面对不幸,应当保持同情与理解,并以积极的心态去接受和应对。
04冉雍
冉雍字仲弓。
仲弓问政,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孔子以仲弓为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父,贱人。孔子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译文】冉雍,字仲弓。仲弓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出门办事就像要去迎接贵宾一样庄重,役使百姓就像在举行重大祭祀一样严肃。在国家层面没有怨恨,在家庭内部也没有怨恨。”
孔子认为仲弓有很高的德行,说:“冉雍是可以让他做官治理国家的。”仲弓的父亲身份低下。孔子说:“耕牛的儿子如果毛色纯正,角也端正,即使有人不想用它来做祭祀,山川之神也不会舍弃它。”
【点评】文中描述了孔子与弟子冉雍(字仲弓)之间的对话以及孔子对他的高度评价。冉雍因其卓越的德行和才能,成为了孔子最为器重的弟子之一。
在这段对话中,仲弓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政事。孔子的回答不仅是一种治国理念的传授,同时也是对弟子的一种教导。孔子提出的“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意味着在日常工作中要保持一种庄重的态度,对待民众要像举行重大的祭祀活动一样慎重。这种态度体现了对民众的尊重和对职责的认真履行。接着孔子指出,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管理家庭,都应该做到没有怨恨,这意味着领导者应该以公正无私的态度处理事务,赢得人们的信任和支持。
孔子对仲弓的评价非常高,认为他可以“使南面”,即可以担任重要的治理职位。这样的评价反映了孔子对仲弓德行和才能的充分认可。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能否胜任领导岗位,不仅仅取决于他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的德行。孔子认为,只有那些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够有效地治理国家和社会。
关于仲弓的家庭背景,孔子提到他的父亲是一个“贱人”,意味着他的出身并不显赫。然而,孔子用“犁牛之子骍且角”来比喻仲弓,强调即使出身卑微,但只要自身具备良好的品质和才能,同样可以获得认可和重视。这里的“犁牛之子”指的是普通耕牛所生的小牛,但如果这头小牛毛色纯正,角也端正,那么即使是出于耕牛,也可以用来作为祭祀用的牲畜。这象征着尽管仲弓出身卑微,但他具备了成为有用之才的潜力和素质。
孔子的这些话语不仅仅是对仲弓个人的赞扬,更传递了一种平等和机会均等的价值观。在孔子的教育理念中,人的价值不取决于其出身,而在于自身的努力和表现。这一观点对于今天的教育和社会价值观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即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不应受到出身等因素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