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著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被广泛认为是古代散文中的佳作。
归有光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提倡“自然本色”和“言生于情”的理论。 在《项脊轩志》中,他用质朴的语言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这种语言风格使得文章读来亲切自然,仿佛在与读者对话。
文章通过对祖母、母亲和妻子三代人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他们深深的怀念之情。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简短描写,如母亲听到大姐“呱呱而泣”时,用手指轻轻叩打南阁子的门扉说:“儿寒乎?欲食乎?” 这些细节描写不仅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更传递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归有光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选取题材,用朴实淡雅的笔触书写自己寄托于这些人物之上的真挚感情。
例如,描写祖母时,通过“比去,以手阖门”,“顷之,持一象笏至” 这些细节,将老年人对孙子的牵挂、赞许、鞭策的复杂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文章中大量使用叠词,如“寂寂”、“往往”、“默默”、“亭亭”,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使得文章在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音乐之美。
文章以项脊轩为线索,将人物事件联系在一起。开篇先写项脊轩的阴暗狭小,与后文经过修整之后的优美宁静形成对比,突出宁静淡雅的氛围。 结构上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写修缮前后的轩室及其环境,后部分追忆家人,整体布局严谨,前后呼应。
文章看似没有任何情感的直接表达,但恰恰是这种溢于文外的至情言语,成就了其在无声中感染人的独特魅力。 通过“多可喜,亦多可悲” 这样的句子,作者巧妙地将喜与悲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辜负亲人寄托的沉痛之感。
01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译文】项脊轩就是过去南面的小阁楼。屋子里只有一丈见方的空间,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这是一座百年的老屋,屋顶和墙壁上的泥土一点点地漏下来,雨水顺着缝隙往下流;每当我要搬动书桌的时候,环顾四周却没有地方可以放置。屋子又是朝北的,不能得到阳光,所以过了中午就已经昏暗。
我稍微做了些修缮,使它不至于从上面漏水。在前面开了四扇窗户,并且在庭院周围砌上了墙,以此来迎接南面的日光,阳光反射进来,屋子里才开始变得明亮。我又在院子里随意种了些兰花、桂花、竹子和树木,旧时的栏杆也因此增添了几分光彩。
书籍堆满了书架,我时而仰卧吟唱,时而静静地独自坐着,可以听到各种自然的声音;而庭院的台阶上寂静无声,小鸟时常飞来啄食,人来了也不离开。在每个月的十五日的夜晚,明月照亮了半面墙壁,桂花的影子斑驳陆离,随着风的吹动,影子也在移动,美丽而动人。
【点评】文章开头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项脊轩的环境特征。如“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这些描述不仅勾勒出了一幅老旧房屋的画面,也暗示了作者生活环境的艰苦。通过这些具体的描写,读者可以很容易地想象出那间小屋的模样。
作者通过对项脊轩改造前后变化的描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例如,“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以及“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这些句子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环境改善的努力,也透露出一种满足与欣慰的情绪。
作者在描述项脊轩时,不仅仅局限于对建筑物本身的描绘,还加入了自然元素,“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这些自然景物的加入,使得项脊轩不再是单纯的居住空间,而变成一个充满生机与美感的所在。
文章通过项脊轩的改造过程,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从最初“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到后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改善居住环境的努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种通过改变环境来提升生活质量的做法,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哲学。
文中既有对静态景物的描写,如“积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也有对动态场景的描绘,如“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这几句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晚景象,也寓意着作者内心世界的宁静与美好。 月光与树影的变化,仿佛是作者心境的写照,反映了其内心深处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
02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译文】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也有许多令人悲伤的事。之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后,在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越过厨房去赴宴,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后来又变成了墙,总共变了两次。
家里有一个老妇人,曾经住在这里。这个老妇人是我故去的祖母的女仆,给两代人喂过奶,我的母亲生前对她很好。这间屋子的西面和内室相连,我母亲曾经来过一次。老妇人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里。”老妇人又说:“你姐姐在我怀里,哭着;你母亲用手轻敲门扉说:‘孩子冷吗?想吃饭了吗?’我在门外应声回答。”话还没说完,我就哭了,老妇人也哭了。
我从小在项脊轩中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怎么整天默默地在这里,像个女孩子一样?”等到她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家读书这么久了都没有成效,你的成就,就可以期待了吧!”一会儿,她拿着一个象牙做的笏板过来,说:“这是我祖父在宣德年间上朝时用的,将来你会用得上它!”回想起这些往事,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让人忍不住放声哭泣。
【点评】作者通过对居住环境变化的回忆,表达了对家人尤其是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如“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这句话通过老妇人的讲述,再现了母亲的形象,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温馨与怀念。
文章通过“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开头,一下子奠定了整段文字的情感基调,接着描述了家庭变迁的过程,最后通过祖母的言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这种结构安排使得文章条理分明,逻辑性强。
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如“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这些具体的场景描写,使得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生活环境的变化。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作者在描述家族变迁的同时,也穿插了对个人成长经历的回忆,如“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这些内容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成长轨迹,也反映了家庭历史与个人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
文中提到的象笏,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物品,“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这不仅体现了家族的传统,也寄予了长辈对后辈的期望,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对于文化传承与家族荣誉的重视。
文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触动了读者的心灵,特别是结尾处“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这样的句子,让人感受到作者对于逝去时光的怀念与不舍,极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03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译文】项脊轩的东边过去曾是厨房,人们到那里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户在里面居住,时间长了,能够凭借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总共遭遇过四次火灾,竟然没有被烧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吧。
项脊生说:“蜀地的清守卫着丹穴,利益超过天下其他地方,后来秦始皇为她修建了女怀清台;刘备与曹操争夺天下时,诸葛亮从陇中崛起。当他们二人默默无闻处于偏僻之地时,世人哪里能够了解他们呢?我住在破败的屋子里,正当扬眉瞬目之际,自认为有奇异的景象。了解我的人,难道不会认为我和井底之蛙没有什么区别吗?”
【点评】文中通过“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描述了项脊轩周围的环境,接着通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展现了作者长期居住在项脊轩内的生活状态。这种环境描写与个人感受相结合的方式,不仅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生活环境,还通过“能以足音辨人”这样的细节,传达出作者对环境熟悉程度的微妙变化。
随后,作者通过“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 和“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 的例子,以寓言的形式表达了对个人处境的思考。这里的“蜀清”、“诸葛亮”都被用来象征那些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最终取得辉煌成就的人物,借此来反衬自己当前的处境——身处败屋之中,似乎无人知晓。
通过“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 的表述,作者表达了对世人眼光局限性的反思。这句话暗示了即使是伟大的人物,在其尚未崭露头角之时,也是不被大多数人所理解的。这也反映出作者对自己目前处境的一种自我安慰与激励。
作者通过将自己与历史上那些伟大人物进行对比,“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表现出一种不甘平凡的心态。同时,“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则是对自我现状的一种深刻反思,表达了对于外界认知局限性的无奈与自嘲。
04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译文】自从我写了这篇记述之后,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了过来,时常来到轩中,向我询问过去的往事,有时靠着书桌学习写字。我的妻子回娘家省亲归来,转述了几个小妹妹的话:“听说姐姐家里有个阁子,那么阁子究竟是什么呢?”
又过了六年,我的妻子去世了,房屋损坏了也没有修理。又过了两年,我因为长久卧病在床,感到无聊,于是让人重新修缮了南阁子,格局稍微与之前有所不同。然而从那以后,我大多时间都在外面,不经常居住在家里。
庭院里有一棵枇杷树,是在我妻子去世那年她亲手种下的,现在已经是枝繁叶茂,像一把大伞一样挺立在那里了。
【点评】文中通过描述作者与妻子共同生活的情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这些细节描绘了两人温馨的生活片段,充满了情感的细腻之处。特别是“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通过妻子转述的话语,间接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同时也让读者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女性之间的交流情景。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叙述,“后五年,吾妻来归”、“其后六年,吾妻死”、“其后二年” 这样的时间标志,使得整个故事的脉络非常清晰,层次分明,易于读者理解。同时,这种时间上的推进也增加了文章的历史纵深感,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通过描写枇杷树的成长,寄托了作者对亡妻深深的思念之情。树木的成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是对妻子美好记忆的延续。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使得文章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文中既有对日常生活琐事的描述,“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也有对人生重大事件的记述,“吾妻死,室坏不修。” 这种将细小的生活片段与宏大的人生主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也让文章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和历史的厚重感。
文中提到的“阁子”、“归宁” 等词汇,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文化背景。而作者通过个人经历的叙述,巧妙地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使得文章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家庭生活记录,更是那个时代文化和社会风貌的一个缩影。这种文化背景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增加了文章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深度。
结尾处提到的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 这种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不仅仅是对树木成长的简单陈述,更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缅怀。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很容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让人感叹人生的无常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