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王朝中,皇帝无疑是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人。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隋朝著名诗人薛道衡,因为一句“空梁落燕泥”的好诗让隋炀帝无法超越,遭到嫉妒,从而起了杀心。这只是薛道衡致死的原因之一,其直接原因,要从薛道衡的为人说起。
薛道衡是北齐才子,13岁就能讲《春秋》,隋文帝时担任内史侍郎,负责起草诏书。隋文帝晚年,薛道衡被贬到地方做官。
到地方赴任前,薛道衡向隋文帝辞行。他是个书呆子,没有那么多弯弯肠子,说着不忍离开的话时,居然动情地流下了眼泪。隋文帝被他的真情感动,也说了几句煽情的话,说让薛道衡到地方是为了历练他,其实自己也舍不得他。
薛道衡信以为真,他觉得隋文帝对自己真好,觉得隋文帝真的是个好皇帝。不过,在隋文帝去世之前,薛道衡一直在地方任职。
隋炀帝继位后,打算让薛道衡重新回到中央,做管图书的三品官。这也算知人善任,但薛道衡的一篇文章让他改变了主意。
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意,薛道衡写了一篇《高祖文皇帝颂》,称颂隋文帝的圣德神功。本来,在儿子面前夸父亲,按一般人家来说,儿子一定会很高兴,薛道衡说不定还很满意自己小拍了一下皇帝的马屁。可是,他错了,皇家不是一般人家,隋炀帝也不是一般人。
隋炀帝对薛道衡这篇文章很不满意,认为这是通过怀念前朝皇帝来讽刺自己。他甚至对大臣苏威说:“道衡至美先朝,此《鱼藻》之义也。”《鱼藻》是《诗经》中的一篇,通过歌颂周武王而讽刺周幽王。隋炀帝认为薛道衡在讽刺他。
隋炀帝猜忌心很重,他认定的事情没有人能够改变。这样,他对薛道衡的态度就有了改变。他没有按照预定的那样让薛道衡管图书,而是让他做了四品的司隶大夫,主管纪检监察。
一个不会变通的书呆子管纪检监察,这绝对是不怀好意。有人看出了隋炀帝意图,劝薛道衡小心,嘱咐他少交朋友,少说话。薛道衡听了,但没有做到。
果然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在司隶大夫这个岗位上,薛道衡因为书生气太浓得罪了很多人。这些人睁大了眼睛想挑薛道衡的毛病,而且很快就找到了。
有一次,相关人员共同讨论一道法令,讨论了很久都没有得出结论。薛道衡很烦,随口说了一句:这点儿小事儿要是高熲在早解决了。高熲是被隋炀帝赐死的,薛道衡怀念高熲,这不是为罪臣说话吗?于是弹劾薛道衡的奏章很快上到隋炀帝那里。薛道衡被关进监狱。
此时的薛道衡已经70多岁,罪名又不是很重,按说,最坏的结果也就是被迫退休。薛道衡也是这样想的,因此他每天催着官吏结案,他好早点儿回家。可是,他想简单了。
负责审理薛道衡案件的人叫裴蕴,他审案有个特点,不看案件本身,看皇帝的脸色,如果皇帝有宽恕的意思,裴蕴就宽审,如果没有就严审。
裴蕴看隋炀帝对薛道衡不感冒,就知道该怎么审了。他对隋炀帝说,薛道衡的案子表面看问题不大,但他内心恃才傲物,有无君之心。薛道衡的罪虽然轻,但是他用心险恶。因此,裴蕴建议对薛道衡处于死刑。
裴蕴的话说到隋炀帝心坎儿里。他要的是大臣全心全意服从他,薛道衡做不到,那就去死吧。
皇帝和审案大臣达成共识后,审判结果很快下来:薛道衡大逆不道,赐令自尽。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尤其是薛道衡。他吓傻了,他已经做好了回家的准备,甚至通知家人备好酒菜为他压惊。他简直不敢相信这个结果是真的,因此迟迟不肯动手自杀。
等着向皇帝复命的人看薛道衡不肯动手,就把这一情况报告了隋炀帝。隋炀帝更生气了,薛道衡这是对审判不服啊,他下令让人把薛道衡勒死。
一个风烛残年的老臣,就这样死于非命。隋炀帝对这样一个根本不可能对他造成威胁的人都容不下,这样的皇帝也是当到头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