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朱元璋和刘邦杀功臣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为什么刘邦和朱元璋爱杀功臣?看看他们的出身就知道了。在中华文明历史上,封建王朝的数量是非常多的。但真正的大一统王朝,也就是秦、汉、隋、唐、元、明和清朝。
就拿这几个对于王朝来说,大家有没有发现,只有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喜欢杀功臣。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没有大肆诛杀有功之臣。唐朝建立的时候,李渊也从未杀过功臣。宋朝赵匡胤也是如此,他选择的方式更加容易和一些,也就是“杯酒释兵权”。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元朝和清朝,也从未诛杀过开国功臣。
所有的大一统王朝中,只有刘邦和朱元璋,在开国之后,大肆诛杀开国功臣。两人除了都喜欢杀功臣之外,出身也都非常相似。其他的皇帝多少有点世家背景,而朱元璋和刘邦是真正的草根出身。
但相比之下,刘邦的家境算好一点的,毕竟是个亭长,能养活一家人吃饭。而朱元璋就不同了,幼时丧父丧母,为了填饱肚子跑去当和尚。
尽管二人身份低微,但最终都龙袍加身,成为了九五之尊。但是,两人在当上皇帝之后,就开始对功臣下手,像刘邦登基之后,汉初三大名将韩信、彭越和英布全都被刘邦整死。
而朱元璋做得要更过分一些,在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中,明初的功勋几乎被清洗了一遍。其实单从二人的出身中,就能看出问题了。
像上文提到的秦始皇、李渊以及赵匡胤等人,都是皇亲贵族出身,这些人自小就接受了比较好的教育,慢慢地形成了宽心仁厚的性格,所以对待功臣也比较宽容。而刘邦和朱元璋则不一样,二人也没什么文化,担心后世镇不住这些功勋权贵,就想提前为后世扫清障碍。而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也是刘邦已经朱元璋喜欢杀功臣的原因。
同样是开国皇帝,李渊、赵匡胤为什么不杀功臣,而朱元璋刘邦却大肆诛杀功臣?
前文提到过,赵匡胤、李渊等人之所以不杀功臣,是因为其出身高贵,可以镇得住那些有功之臣。他们原本就实力雄厚,根本不怕这些功勋。
再一个来说,除了刘邦和朱元璋之外,其他皇帝身边也都是一些权贵,要么就是有世家背景。如果将王朝比喻成一个公司的话,李渊、赵匡胤等人就是公司的首脑,其他的功勋都是股东。
他们之所以跟随李渊、赵匡胤等人打天下,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简单来说,这是一种投资。对这些功勋来讲,他们不奢求多高的地位,只希望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就行了。
相比之下,刘邦和朱元璋的“公司”,就是一个创业型的。老板和员工都是底层人,刚创业的时候,大家地位都一样,经常以兄弟相称。
但是等公司上市之后,就要安排职位了。这时,就会有些人不服气,认为都是白手起家,凭什么他刘邦和朱元璋最后当了皇帝,自己才是一个小经理。而刘邦和朱元璋也都明白这些人的心思,毕竟都是一个阶层的,为了避免祸乱,就提前动手,将这些功勋给清洗一遍。
而且老朱和老刘的“公司”里,还有一些权贵是中途入股的。这些人祖上比他俩阔得多,看到他俩农民出身都能当皇帝,心里自然不服,这也是朱元璋和刘邦要杀功臣的原因。
其实像李渊、杨坚等人不杀开国功臣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他们一直被一个毒瘤侵害着,一直到黄巢起义的时候,这个毒瘤才被拔掉,那这个毒瘤是什么呢?
黄巢作恶多端,但也为中华文明做了一件好事,拔掉了毒害我国近600年的毒瘤。
这个毒瘤,其实就是门阀制度,是在晋朝时发展起来的。门阀是指一些世家,其权利非常大,家中许多人都在朝做官,对皇权有非常大的威胁,甚至可以左右皇帝的人选。
像杨坚为什么能够当上皇帝?就是因为门阀贵族的支持。如果要惹了这些门阀贵族,他们就会换一个人支持,像隋朝的灭亡就是如此,因为侵害到其他世家的利益。为了打击门阀士族在朝中的势力,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替代九品中正制,让一些地主阶级以及民间的有志之士可以入朝为官,从而与门阀士族分庭抗礼。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正是隋朝想要的结果。但隋朝最后因为穷兵墨武,最终把自己玩死了。
而唐朝建立之后,李渊和李世民不敢学习隋朝。一直到唐高宗李治登基,唐朝处于安定的状态下,李治才联合武则天对门阀士族进行了一次打击。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废王立武”事件。当时的皇后王氏,是关陇贵族集团的成员。为了打压关陇贵族在朝中的势力,李治便立武则天为皇后。在这之后,长孙无忌等关陇贵族在朝中的代表也被流放,门阀也由此遭受到重创。但门阀并没有因此消失,一直到黄巢起义,大肆诛杀门阀大家,门阀制度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至此,影响中原王朝600年的门阀士族退出了历史舞台。
总的来说,朱元璋和刘邦之所以杀功臣,其实也是害怕门阀士族这样的现象发生,当一个家族能左右朝廷时,换谁都会感到害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