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在于勤奋
天才在于积累

庞统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品性如何?

20241010220203228 - 庞统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品性如何?

  所谓乱世出英雄。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诸葛亮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完美的化身,智慧超群,身长八尺,风流倜傥,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和“卧龙”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的形象则显得有些模糊,《三国演义》中描写庞统长得很丑,性情忠厚朴钝,但同时却又建议刘备在宴席上杀掉刘璋。在我看来庞统是一个乱世当中纠结、复杂的矛盾体,是一个无奈又悲情的人物!

  首先我想说明一下,虽然《三国演义》中说庞统”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因为长得丑,所以庞统不受孙权重视,一开始刘备也看不上他。但是在正史当中没有任何关于庞统长相的记载,所以庞统长得丑应该只是罗贯中的艺术加工。《三国志·庞统传》记载庞统“少时朴钝”,庞统是一个非常忠厚的人,他喜欢评价人物,培养别人的名声,所以被他评价的人,都往往超过该人实际的才能。人们对此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去问庞统,庞统说:“方今天下大乱,善人少而恶人多,我想要宣扬好的榜样,改善世风,如果不这样做,善人会越来越少。进而达到教育世人的目的,使有志向的人可以自己勉励自己。”

  庞统曾经作为周瑜的功曹,周瑜病死之后,庞统到东吴去送丧。东吴人大多听说过庞统的名号,等到庞统准备回去的时候,一起送庞统到昌门,其中包括陆绩、顾劭、全琮等人。这些人都是东吴的名士,因为知道庞统善于品评人物,所以希望能够得到庞统的评价。庞统对他们都给予了赞誉、褒扬的评论。这些人通过和庞统的交流,对庞统深深的叹服,都和庞统结下了很深的友谊(深与统相结而还)。庞统在荆、楚之地算得上是高俊之才了,而且雅好人流,忠厚敦朴。

  刘备取得荆州之后,庞统投入刘备帐下,开始刘备并不重视庞统,在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下,刘备才认识到庞统的才能。但就是忠厚仁义的庞统,当法正建议刘备谋取益州时,刘备犹豫不决,庞统劝谏刘备一定要取得益州才能成就事业。而且刘璋和刘备在涪城相会时,庞统劝刘备于宴席中挟持刘璋,但刘备以自己初来蜀中恩信未立为由而拒绝。这两件事正是庞统身上矛盾性的集中体现,刘备不管真仁义还是假仁义,但是对于取益州和宴会上挟持刘璋是有顾虑的,素来忠厚的庞统却直言不讳。

  庞统内心矛盾和纠结还有更直接的表现,刘备攻取益州过程中。打到涪城时,刘备大会将士,置酒作乐,志得意满。他乘着酒兴对庞统说:“今日之会,可谓乐矣。”庞统却说:“把讨伐别国当作快乐,不是仁者之兵。”当时刘备已醉,怒道:“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难道不是仁义之师吗?你话说得不好,快点出去。”于是庞统起身退出。但是刘备马上后悔,请他回来。庞统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坐下,不看刘备,也不道歉,只顾自己吃喝。刘备问道:“刚才我们的争论是谁的过失?”庞统说:“你我两人共同的过失。”刘备大笑,酒宴上又恢复了欢乐的气氛。

  虽然作为一个谋士,庞统清醒的知道尽快攻取益州,对于刘备才是最正确的选择,所以他才会坚定刘备取益州的信心,甚至不惜采取宴会上挟持刘璋的手段。但是这与庞统自己忠厚的本性是相悖的,所以面对刘备在志得意满时,庞统才会出言反驳刘备。此种所作所为正是庞统内心矛盾、纠结的外在表现。而且为了掩盖刘备得意忘形的过失,庞统说和刘备的争论是二人共同的过失,这其实是一种屈服,屈服于乱世的现实情况。所以庞统其实是一个无奈、悲情的人物。

  身处乱世当中,庞统身为荆、楚之地俊杰,导人向善,道德高尚,忠厚敦朴,但是乱世之中,忠厚仁义有时候显得苍白无力。为了更好的实现自己的志向和理想,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庞统选择了有仁义之名的刘备辅佐。惜乎庞统壮志未酬身先死,在刘备攻取益州的过程中流矢而亡,一个纠结矛盾的复杂体就此落幕,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感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留言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评论 抢沙发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国学谷为国学爱好者提供、国学常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国学经典内容阅读及解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