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在于勤奋
天才在于积累

孟浩然最难超越的一首诗,开篇就大气磅礴,其中十字流芳千古

20240807140749880 - 孟浩然最难超越的一首诗,开篇就大气磅礴,其中十字流芳千古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合称为“王孟”。提到他,我就想到《海阔天空》里那一句歌词: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孟浩然的一生未曾入仕,喜欢在山水间消遥自在,有如闲云野鹤一般。

诗仙李白曾经写诗夸赞他的风流: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但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孟浩然也是想当官的,毕竟在中国文人的心里,居庙堂之上是知识分子的一个情结,一种身份的象征。

但无奈他的骨子里就是一个真正的隐士,也正是他的隐士性情,让他错失了很多机会。

《新唐书》中有记载,有一次孟浩然拜访王维,突然玄宗到访,孟浩然慌忙之中躲到了床下,王维与玄宗秉实相告。

玄宗一听孟浩然也在,很是开心,说自己早就听说孟浩然其人,赶忙唤他出来,还热情的问他:最近可有什么新的诗作?

孟浩然放着那么多好诗不背,偏偏选了这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结果玄宗一听脸就黑了,甩下一句:“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命之放还。

还有一次,他与刺史韩朝宗相约一同入京,结果呢,他自己喝的酩酊大醉,韩朝宗等之不及,只能一个人先走了。

他也曾写诗给当朝宰相张九龄,委婉表达自己的入仕意愿,想要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最后孟浩然没有求职成功,但是这首诗却流芳千古,其中颔联被誉为是洞庭诗中的千古绝唱,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历来被大家所称道。

20240807140751370 - 孟浩然最难超越的一首诗,开篇就大气磅礴,其中十字流芳千古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诗文大意可为:

八月的洞庭湖烟波浩渺,湖水猛涨几乎与岸齐平,远远望去,水天一色,交相辉映。云梦大泽的上空水汽蒸腾,白茫茫一片,波涛汹涌的湖水似乎要撼动岳阳城。

我想要渡河而去,但却找不到船和桨,身处圣明时代却只能闲居在家让我深感羞愧,你看那湖边垂钓之人,收获满满,而我只能在一旁羡慕别人成功得鱼。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起笔点明写诗的时间,农历八月应属秋天,湖水暴涨。涵虚:是指天空倒映在水中,高空为水所包含。混太清:水天相接的壮阔景色。

诗人站在洞庭湖的边上,极目远眺,只见洞庭秋色一望无际,一片汪洋浩浩荡荡,分不清哪是水,哪是天,一片迷离。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一联是千古名句,气象万千,大气磅礴。洞庭湖上蒸汽弥漫,笼罩在云梦泽的上空,当风吹起湖面,波浪翻涌,岳阳城好像都要随波摇晃。

云梦泽:相传是古代云、梦两个大泽,后来逐渐消失成为陆地。

自古咏洞庭的诗句很多,比如王维的“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刘禹锡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但论气势都比不上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宋代蔡绦在《西清诗话》高赞这一联:洞庭天下壮观,骚人墨客题者众矣,终未若此诗颔联一语气象。

清代刘邦彦评价此诗,气势尽在“蒸”、“撼”二字。

清代王士祯也高评:为诗须有章法、句法、字法……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字、“撼”字,何等响,何等确,何等警拔也!

20240807140752902 - 孟浩然最难超越的一首诗,开篇就大气磅礴,其中十字流芳千古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前面二联都在写景,这一联触景生情转而写诗人自己,我想要渡河却找不到船只,言下之意,我也有心想要做出一番事业,但是却苦于找不到门路。

身在太平盛世,空有满腹才华却不能报效国家,这不禁让我感到惭愧,由此含蓄地暗示丞相张九龄,可否“舟楫”渡我,帮我引荐一下。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看着那些在湖边悠闲垂钓的人,我真是很羡慕他们能够成功得鱼。垂钓者:指张九龄,也就是身居高位者。

这里很巧妙地运用古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恰当好处地为自己做了掩饰,“垂钓”又与“湖水”完美相应,显得不露痕迹,尽管是求职,但也不卑不亢,不落俗套。

“徒有”,因为担心自己得不到赏识,所以说“徒有”,只能看着别人满载而归,暗戳戳地表达自己想要得到张九龄的帮助。

这虽然是一首拜谒诗,但是却成功地描绘出八百里洞庭的壮观雄伟和磅礴的气势,因此被定义为一首杰出的山水诗。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如果有机会在夏秋之际登临岳阳城,泛舟洞庭湖,可别忘了这句诗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留言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评论 抢沙发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国学谷为国学爱好者提供、国学常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国学经典内容阅读及解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