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他们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们的诗词风格各有特色,欧阳修的诗词清丽婉约,苏轼的诗词豪放自然。他们在诗、词、书画等方面也都有很高的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苏轼与欧阳修
欧阳修和苏轼之间的友情是很有名的。他们是师生,也是文友,相互敬佩,相互鼓励。他们年龄相差三十岁,却能结为忘年交。
他们在政治上同进退,在文学上同切磋,在生活上同互助,在精神上同慰藉。欧阳修去世后,苏轼多次写诗祭拜恩师,并与欧阳修的后人保持着友好往来。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苏东坡与欧阳修的关系
苏东坡与欧阳修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严格意义上说,欧阳修是苏东坡的老师,是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苏东坡考试时,主审官恰好是欧阳修。苏东坡的考卷在欧阳修看来非常独特,充满了创意和个性,但是按照当时的标准,这样的答卷并不符合规范。然而,欧阳修看到了苏东坡的才华和潜力,他决定给予这个年轻人一个机会。
于是,欧阳修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决定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苏东坡通过考试。他重新审视了苏东坡的答卷,仔细修改了一些小错误,并把整篇文章进行了精心的润色。然后,他亲自拿着这份答卷去找考官,极力推荐苏东坡。
在欧阳修的帮助下,苏东坡顺利通过了考试,成为了一名官员。他的才华和潜力终于得到了认可,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欧阳修的伯乐之眼和无私的帮助。
然而,苏东坡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知道自己的才华和潜力远不止于此,他渴望更大的舞台和更广阔的天地。于是,他开始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不久之后,苏东坡的作品开始在朝廷中崭露头角。他的才华和创意引起了皇帝的注意,很快就被提拔到了重要的职位。他开始参与国家大事,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一切都是因为欧阳修的伯乐之眼和无私的帮助。苏东坡一直感激欧阳修的恩情,他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回报了老师的期望。他们的故事成为了历史上一段美丽的佳话,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