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59年,公孙鞅想实行变法改革,秦国的贵族都不赞同,因为变革会触动他们的利益,其中大夫甘龙说:“按照旧章来治理,才能使官员熟悉规矩而百姓安定不乱。”他们守旧就是守卫自己的既得利益,谁也不愿意从自己身上割肉啊!公孙鞅说:“普通人只知道安于旧习,学者往往陷于所知范围不能自拔。这两种人,让他们做官守法可以,但不能和他们商讨旧章之外开创大业的事。聪明的人制定法规政策,愚笨的人只会受制于人;贤德的人因时而变,无能的人才死守成法。”秦孝公说:“说得好!”便任命公孙鞅为左庶长的要职。于是制定变法的法令。主要内容是打破了世袭制,王亲国戚没有获得军功的,不能享有宗族的地位。使有功劳的人获得荣誉,无功劳的人即使富有也不能显耀。
变法令颁布一年后,秦国百姓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数以千计。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小心翼翼地遵从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一片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公孙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赶到边疆去住。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
变革好比一场革命,触动的是守旧的既得利益者,尤其是上层阶级,如何撬动他们的利益,如何打破他们的反击,才是变革成功的关键,否则,就会前功尽弃,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