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在于勤奋
天才在于积累

朱标和胤礽都是太子 皇帝对两人的态度为何截然不同

  同为太子,为什么朱标的地位异常稳固,而胤礽却遭遇九龙夺嫡?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朱元璋和康熙的性格不同,各自对待儿子的态度也同。朱标与胤礽的遭遇自然也不一样。

  外刚内柔的朱元璋

  朱元璋是一个父母诸兄早亡,被迫长年独自流浪的孤儿。早年的不幸让他对社会有一种报复感,但同时也让他对血缘亲情的珍视程度超出了常人。

  比如明朝的靖江王一脉,这本是朱元璋长兄朱兴隆(本名朱重五)的后代。不是朱元璋直系后裔的藩王。

  而朱兴隆这个人,按朱元璋《御制纪非录》中所言,是个对父母不孝,对兄弟姐妹也也不关心的混账大哥。

  朱元璋和他的关系并不算好。

  “幼因皇考(朱元璋之父朱五四)惜之甚,及壮,无状甚焉,其非奉父母之道,有不可胜言。”

  并且,朱兴隆的儿子朱文正(小名驴马)也是一个比较横的人。

  他由于横行不法,受到朱元璋责问。被骂了一顿后,居然就有叛投张士诚之意。

  后来在被朱元璋亲自审问时,他也态度极为恶劣。搞得朱元璋感叹“尝云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按理来说,换作是其它人,对这兄侄一门肯定也就死心了。

  可朱元璋在明朝建立后,在第一批封藩诸子时,依然将朱文正之子朱守谦(小名铁柱)封为靖江王,允其就藩于广西桂林。

  虽然靖江王只是郡王,但待遇规模一点都不低,与亲王是一样的。

  后来,朱守谦也横行不法,甚至公然对朱元璋有怨言。

  但朱元璋并没有跟他计较,仍然多次给朱守谦机会。直至最后无可救药了,才被迫将其禁锢于凤阳。

  长兄一门三代如此,朱元璋对此也是无奈的很。

  “呜呼!盖由守谦祖、父愈积渊深,祸重巍山,有所感而致然乎?“

  到此为止,按说朱元璋已经仁至义尽了。

  但是事后,朱元璋还是不忍绝兄长之嗣,仍然以大哥朱兴隆的曾侄孙朱赞仪为靖江王世子,并安排他拜访晋、燕、周、楚、齐、秦等十三藩王,让他周游全国,以增广学识见闻,让他跟自己的本家亲戚多多交往,拉进朱家子弟之间的亲人关系。最终使靖江王一支与明朝相始终。

  试想,朱元璋对兄侄一门尚且如此,对自己亲生儿子能差到哪去?

  并且,朱元璋还是一个从不计较个人名利的父亲。

  洪武二十四年,秦王朱樉因其在藩国多过失,被召还回京师,朱元璋准备将他法办,后经皇太子朱标的解劝,朱樉次年被赦免,放还回了藩封。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个主观性很强的人,他要法办的人,他就一定会办,太子朱标出面就能劝解,这显然不可能。

  所以,这个事情的内核实质其实就是朱元璋扮恶人,他故意给朱标搭台,让朱标借此招揽人心,树立一个仁慈的储君形象。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都是朱元璋给朱标搭台,朱元璋当恶人,朱标当好人。为朱标拉拢了不少好评。

  说实话,当爹的能当到这个份上,中国历史上估计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皇帝了。

  后来秦王朱樉去世,朱元璋虽然对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很恼火,但儿子的去世,他白发人送黑发人,还是让他这个外刚内柔的人,伤心了很久。

  “且如寝室处所,尔等来朝,吾曾亲引指示吾床,周匝群宫人铺睡处,所有关防有势。秦不以吾言为法,与小人孤处,杀身之祸必生矣。老眼昏花为诸子之计,又拭模糊老眼,还亲稿净行,以示诸子。洪武二十八年三月二十七日记事”——《明太祖钦录》

  上面的引用是朱元璋在朱樉去世后,写给其它儿子的亲笔信。

  朱元璋当时年近七十,对儿子的舐犊情深,跃然纸上。

  他对其它就藩于外的儿子尚且如此,那对他一直都最重视,且一直都在身边陪伴协助自己的长子朱标会是什么感情,就不用多说了吧?

  因此可以这么说:朱元璋对朱标,他是至始至终都坚定得以朱标为太子。任何事情都没有动摇过他的这个决定。

  朱标在太子位置上的稳固程度,不亚于皇后宝座上的马皇后。

  朱标并非软弱之人

  长久以来,我们现在看到的朱标形象,其实是被文人加工后的形象。不能说严重歪曲吧,但起码历史上的朱标能坐稳太子之位,他就绝对不是一个性格软弱的人。

  朱标十岁即被立为王世子,明朝建立后成为皇太子,直至洪武二十五年去世,其太子之位一直坚如磐石。

  而早在洪武十年,朱元璋就下旨意明言“朝中政事先启请太子处分,然后奏闻。”

  众所周知,皇帝让太子主持处理政事,这会对皇帝权力构成相当威胁,所以历代皇帝很难做到放手让太子参与政务,更别说朱元璋这种工作狂型的开国之君了。

  他敢让朱标处理政务,这绝对是对太子有极大的信任和真心倚重才能有此决定。

  在朱标主持政务期间,正好也是明朝四大案的集中爆发期(除蓝玉案)。这三大案,朱标都有亲自过手。他除了因为受孙子牵连进胡惟庸案的老师宋濂求情外,在史料中看不出朱标与朱元璋在大政方针上有过明确的对立。

  即便是对立,只要朱标求情,朱元璋也必然会照顾他的感情。

  这从侧面也可以看出,朱标和朱元璋就是在玩政治红白脸。

  朱元璋给儿子搭台,让他作为自己在政治上的缓冲器。而朱标也能借朱元璋的威慑而使人心归附自己。二人利益和立场是高度的一致,没有任何对立。

  但是,这种政治合作却被后世文人塑造成了暴君和贤子的形象,这就有点小家气,不懂帝王政治了。

  别的都不说,就单说建文帝朱允炆,他也是被后世文人说成是“仁柔”之君。但是他在继位之后,就接连废掉五王。他把自己的叔父要么逼死,要么囚禁。从这一点来看,哪里看得出他是一个“仁柔”之君了?

  所以说,简单的用仁慈评价帝王,这本身就是很肤浅的想法。朱标作为朱元璋倾力培养的储君,他能差到哪去?他能有多软弱?

  朱元璋让朱标当太子,这绝不是简单的父亲爱儿子。

  外柔内刚的康熙

  历史上的康熙皇帝一直就是仁君形象,就连他的谥号也是“仁皇帝”。

  但是康熙只是一个表面仁慈的人而已,他对大臣、对儿子,表面上都非常的好。但是在内心里,他是一个非常刚硬的人。谁要是得罪了他,他就会记恨一辈子。

  网上有种说法:康熙的儿子只有两类,他与孝诚仁皇后生的儿子,以及他与别的女人生的小孩;康熙的女人也只有两类,他的妻子孝诚仁皇后,以及陪他睡觉的女人。

  对于胤惿、胤禛(雍正)、胤禩这些他与别的女人生的孩子,康熙是真的瞧不上。

  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儿子,就是太子胤礽。

  对于敬敏皇贵妃、惇怡皇贵妃、悫惠皇贵妃这些女人,康熙是真的瞧不上。

  他的心里只认可一个女人是他的妻子,就是生下胤礽就去世了的孝诚仁皇后。

  由此也可以看出,康熙是一个对感情非常看重的人。毕竟皇帝也是人,皇帝也是要有感情寄托的,康熙和孝诚仁皇后的感情好,但是孝诚仁皇后早早就去世了。于是,康熙就把他对孝诚仁皇后的感情,全部倾注在了胤礽的身上。

  但是我们知道,感情是双向的。

  如果只是一方付出,另一方却不领情。感情最终必然会演变成怨念。

  历史上,康熙对胤礽是父爱满满,但胤礽却不领情,他对康熙则有点忽视。

  一个有情,一个无意,这就是后来康熙会废胤礽,继而引出九龙夺嫡的根源。

  关于这一点,可以举几个例子。

  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到鄂尔多斯巡视。他临走前,留太子胤礽在京城坐镇。这期间由于父子两人隔得远了,于是康熙就以父亲的身份给胤礽写了很多奏折书信。

  比如康熙三十五年十月初一,康熙给胤礽朱笔御批:

  我身体很好,你好吗?给你的谕旨都是我一日一日,零零散散写的,因此一段段不连贯。给皇太后上奏的时候要写清楚,若是不恭敬可不行。

  还比如十一月初六,康熙再给皇太子胤礽连降两道谕旨,讲述他在鄂尔多斯的见闻。

  鄂尔多斯有5斤的兔子,重于4斤8两的很多。春天去军营的时候,索尼特地方的孕兔重达5斤。不知京城的兔子可有过重5斤的?

  从上述康熙与胤礽的书信来往可以看出,康熙对胤礽是真的有感情。但是胤礽却无法理解康熙对他的感情,没有及时回信。于是康熙就写了一道怨气慢满满的谕旨:

  我身体安好。皇太子好吗?我唯恐皇太子自远方过于思念,因此将我们这里出行愉快之处反反复复咯哩啰嗦写了送去了,为什么一句回复我的话都不寄信过来?这么多奏折写的时候,一点担心忧虑也没有,有这种道理吗?从今以后我多余的话再也不写了!

  是的,康熙因为胤礽不给他回信,于是康熙就生气了……

  一个能因为宝贝儿子没给自己及时回信就生气的爹,他的记仇心之强,还用多说?

  像这样康熙记仇的例子,还有很多。

  比如康熙二十九年,胤礽16岁,当时康熙生病了,胤礽服侍。但胤礽在服侍的过程中没有表现出一丝担忧的表情,于是康熙被他遣返回宫了。是的,康熙又生气了……

  还比如康熙四十七年,胤礽36岁,在前面的各种前奏和太子平时各种得罪人花样作死之后,胤礽第一次被废。

  然后康熙下了一道谕旨:

  今观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难出诸口,朕包容二十年矣,乃其恶愈张,僇辱在廷诸王贝勒、大臣、官员、专擅威权、鸠聚党与、窥伺朕躬起居动作,无不探听。

  仔细看看,胤礽36岁被废的时候,康熙说他忍了胤礽20年。20年前就是胤礽16岁的时候。一个仇恨能记20年,康熙这么记仇,可见胤礽实在是活得累啊。

  并且,胤礽的其它八个兄弟又整天在康熙面前打他的小报告。有这种一根小辫子被揪了20年的父亲,有这种整天坑自己的兄弟,胤礽岂有不废之理?康熙朝闹出夺嫡事件,自然也不奇怪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留言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评论 抢沙发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国学谷为国学爱好者提供、国学常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国学经典内容阅读及解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