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 年号“洪武”。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闽书》《宋元通鉴》等史料都提到,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禁蒲姓者不得读书入仕。”可见,朱元璋对这个“蒲姓”是很痛恨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朱元璋要对“蒲姓”做出这样的限制呢?
这件事,要说到南宋末年的蒲寿庚。
蒲寿庚的先祖非汉人,而是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
南宋初年,蒲寿庚的先世徙居广州,因总理蕃客贸易,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富商。宋代学者郑思肖在《心史》中说,蒲家“富甲两广”,其居所“宏丽奇伟,益张而大,富盛甲一时”。
南宋末年,当时的福建泉州对外贸易已达鼎盛,基本取代了广州的地位。蒲氏一族,便举家迁往泉州。《闽书》中记载:“至寿庚父开宗,徙于泉,宋末,西域人蒲寿成与弟寿庚,以互市至。”
移居泉州后,蒲家亦官亦商,蒲寿庚担任了福建和广东的招抚使兼泉州市舶提举,负责管理泉州市舶司和海外贸易。家族主要经营香料生意,迎来了蒲家的鼎盛时期。
蒲寿庚在泉州港口建了一座“望云楼”,用来监督出入泉州港的贸易商船。通过对这些船舶的监管,蒲寿庚可以收取关税,办理出入港口的签证,控制和操纵海上的贸易。由此可见,当时的蒲寿庚,有多么强大的商业实力。如果没有巨量的船舶和经济做基础,他是建不起这样的“望云楼”的。
南宋时期,泉州一带海寇猖獗。蒲寿庚和兄长蒲寿宬一起组织私人武装,帮助官兵数次击退海寇。宋理宗淳佑十年,蒲寿庚兄弟俩因平海寇有功,被授予福建安抚沿海都置制使一职。景炎年间,又任闽广招抚使,兼领泉州提举市舶司,因此有“提举泉州舶司,擅番舶利者三十年”之说。
这30年间,蒲寿庚成为了富甲泉州的大海商,“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加上手中有显赫的权利,蒲寿庚成为泉州一带呼风唤雨的人物。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宋元之战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南宋在元军疾风暴雨的攻击下,颓势尽显。1276年3月,元军攻占临安,南宋事实上已经灭亡。张世杰、陆秀夫等人,奉小皇帝赵昰为帝,在福州另立朝廷,意图凭借辽阔的海域,和元军周旋到底。
盘踞泉州的蒲寿庚,因此成为宋元争相拉拢的对象。1276年2月,元军统帅伯颜派遣特使招降蒲寿庚,蒲寿庚不置可否。同年5月,宋端宗赵昰封蒲寿庚为福建广东招抚使,并总统海舶,也想把蒲寿庚控制在手里。
此时的蒲寿庚也很纠结,如果帮助苟延残喘的南宋,一旦元军占据泉州,自己将一无所有,财富和地位都将化为乌有。如果降元,作为大宋子民,必将成为叛国罪人,背负万世骂名,并罪及子孙。于是,他决定再行观望。
1276年11月,南宋孤臣陆秀夫、张世杰等人带着赵昰乘船退到泉州,蒲寿庚前往觐见。看到落魄的皇帝,蒲寿庚主动提出恭迎赵昰入泉州城驻跸。但张世杰似乎看出了蒲寿庚“心有异志”,没有答应。
此时,有人向张世杰提出扣留蒲寿庚的建议,以免他投靠元军,同时还可以控制蒲寿庚的所有海船。但“世杰不听,纵之归”。后来,因发现所需船只严重不足,于是张世杰下令“掠蒲氏海船二千艘,没其货物”。
船舶和商货是蒲寿庚的命根子,没有了船舶,蒲寿庚的商业帝国就会彻底坍塌。张世杰的这一行径,彻底激怒了蒲寿庚,也让他下定决心叛宋降元。
于是,蒲寿庚下令手下人,杀害了在泉州的宋朝宗室、朝廷大员及宋军人员。《宋史》载:“寿庚乃怒杀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
至于蒲寿庚在一怒之下究竟杀了多少人,《宋史》中没有明确的记载,而其他的史料所记载的差距也很大。
郑思肖在《心史》里说:“尽杀南外宗子数万人。”《永春云台赵氏族谱》认为杀五千余人。赵氏《南外天源族谱》记载的数目是三千人。
据后来考证,此次蒲寿庚杀害的人数应该在3000人左右。但不管人数多少,蒲寿庚都改写了一个历史,开创了地方官员对朝廷宗室大屠杀的先河。
降元后的蒲寿庚,受到了忽必烈的重用,被授予昭勇大将军、闽广都督兵马招讨使兼提举福建广东市舶,并最终官至泉州分省平章政事。
不过,历史总是天道轮回,在蒲寿庚去世数十年后,蒲氏后人和元庭争夺利益,招致巨大浩劫,“发蒲贼诸冢,得诸宝货无计。凡蒲尸皆,面西方。悉令具五刑而诛之,弃其胾于猪槽中。”这些惩罚都是对信奉伊斯兰教的蒲氏一族最大的羞辱。
等到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太祖皇帝禁泉洲蒲寿庚之子孙,不得齿于任,盖治其先世导元倾宋之罪,故终夷之也”。蒲氏后人为了生存,不得不纷纷改姓,有的改姓吴,有的改姓卜,甚至还有人改姓为黄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