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权手握数万精兵,为何会被朱棣轻松搞定?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建文帝是历代帝王当中,一个实打实的反面教材,一登基不久就想着削藩,结果把自己给玩死了。燕王朱棣选择了风险最大的一种方式,成功夺得了皇位。
在他的成皇之路上,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还有他的好兄弟——宁王朱权,而朱权手握数万精兵,为何会被朱棣轻松搞定呢?
建文帝的决意
在朱元璋死后,建文帝虽然登上皇位,可是却并不高兴。在他看来,国内的政治局势并不好,虽然他的祖父为了让他这个皇位坐得稳,把功臣基本都给杀光了。
可是,建文帝的年龄实在是太小了,他开始忌惮防备自己的叔父。在没有外敌的情况下,他认为自己的叔父就是皇权的最大威胁。
于是,他听从了齐泰和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削藩。可以说在他决定削藩的时候,他就算和自己的叔叔们正式开战了。
有意思的是,在削藩的时候,有大臣给建文帝提出过一个建议,那就是先拿燕王开刀,可是这个建议很快就被其他大臣驳回了,觉得应该先拿比较弱的藩王开刀,这样可以杀鸡儆猴。
建文帝的削藩行为非常迅猛,导致藩王人人自危。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朱柏自杀案件,影响极其恶劣。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棣觉得不能再等了,于是起兵谋反。
朱棣的准备
在谋反之前,朱棣盯上了朱权。朱元璋的子嗣虽然多,可有才华的真不多。已经去世的太子朱标算是一位,朱棣自己算一个,还有一个就是宁王朱权了。
朱棣盯上宁王朱权的原因,除了朱权本人就英勇善战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朱权门下的朵颜三卫。
朱权驻守在内蒙古地区,那个地区元朝残余势力很强大,所以朱权的部队也比别人要多很多。朵颜三卫就是其中最精锐的一支部队,全部都是骑兵,最后,朱棣成功争取到了朵颜三卫。
朱权的失策
朱棣成功争取到朵颜三卫这个结果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因为在明朝洪武年间,就有所谓的“燕王善战,宁王善谋”的说法。这样一看,擅长谋略的朱权怎么会被朱棣给坑了呢?
这件事首先要怪建文帝,在得知朱棣去找朱权的时候,朝廷大臣第一反应也是这两个人是不是会勾结在一起。于是,他们派人召见朱权,让他立刻回京。
那个时候正是多事之秋,前面还有一个活生生的朱柏自焚案件。朱权虽然没有什么野心,可是内心也是打鼓。
因为朱权没能按时赶到京师,所以朝廷单方面宣布削除他的朵颜三卫。朝廷执行旨意的人还没有到,朱棣就到了。
这个时候,朱权难免有点物伤其类,毕竟,朱柏的事件在他心里还是留下了很重的阴影。手底下的部将更是人心惶惶,觉得自己的主人是不是要成为下一个目标了。
有一说一,朱权虽然之前和朱棣关系不错,可是真没想过去谋反。毕竟,谋反危险太大了。可朱棣派过去的使者一再说自己只是被逼无奈,我要是不谋反,也是死路一条啊。
朱权想想建文帝的凌厉手段,对自己这位曾经的好朋友好兄弟也有着同情。于是,他让燕王一个人入城,兄弟两人喝点酒,叙述一下往事。如果燕王真的打算向朝廷投诚,那么自己说不定还能做一个中间人,去协调协调。
朱权也不是完全没有防备朱棣,他让朱棣的所有军队都待在了城外。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万无一失了。
可是朱权没有想到,自己麾下最为出色的朵颜三卫的将领居然一句话都不说,集体叛变了。在朱权送朱棣出门的那一天,他们突然发难,守城的将领反应不及,最后被杀死。
朱权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参与了谋反。后来,朱权和妻子儿子都被朱棣带进了北平城,到了别人家的地盘,再怎么样,朱权也不敢不安静了。于是,他就这样和朱棣一起谋反了。
应该说,朱权料到了所有事,就是没能料到朵颜三卫的突然反叛。也许,在那个时候的朵颜三卫看来,皇帝轮流做 明年到我家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朱权就被这一出给坑惨了。又或者,朵颜三卫觉得朱棣给的钱实在太多了。总之,朱权是被迫上了朱棣这艘船。
上了朱棣这艘船以后,朱权自然不能再想什么了,自己已经完全没了退路。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朱棣对这位在靖难之役当中帮了自己大忙的藩王其实并不会,在靖难之役之后,朱棣上台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收回了朵颜三卫。
朱权也知道,必然是这个结果。那些在酒桌上说的平分天下的话,也就是骗骗小孩子。朱棣在掌权之后,甚至想要杀掉朱权。好在,朱权人还算机灵,这才慢慢打消了朱棣的疑虑。
有意思的是,宁王的后代就没有朱权这么识时务了。他们在正德年间谋反。
理由就是“当初我的先祖和成祖皇帝一起夺取天下,结果成祖皇帝背弃诺言,居然只随便给了我的祖先一块封地,这种行为是非常让人讨厌。
他们背信弃义在先,我们现在不过是拿回我们本就应当拥有的东西,所以我们不是在谋反,我们只是在拨乱反正。
可是,朱棣的子孙听到这些理由的时候,内心都是崩溃的。宁王也算是个聪明人,怎么生出来的孩子这么傻,那种话也能当真的呀,于是朝廷坚决镇压了宁王的叛乱。最后宁王子孙们也落得了一个悲惨的下场。
朱权之所以会被朱棣弄到协同谋反的地步,就是因为朵颜三卫主将的突然叛变,也许是因为朵颜三卫有蒙古人的血统,而蒙古人在封建社会的统治当中,几乎是对君权最不放在心里的。在铁木真统治的时代就有所谓的民主制度,后来元朝短短90年的统治。
君主非正常死亡率简直是高得离谱,所以也许建文帝的削藩在他们看来不是朝廷的政策,反而使君主对于藩王的压迫,所以自然应当揭竿而起。
可作为明王朝第十七皇子的朱权,其实完全不想做这个事情,毕竟削藩就削藩,好歹还能做个快乐的富家翁。谋反一旦失败,那可是整个家族都要跟着陪葬。
所以他也就是陪燕王喝酒,然后该干嘛干嘛谁知道手底下的兵将一个二个的,居然都有了别的想法,宁王就被这些人给逼上了梁山。
说起逼上梁山,其实,建文帝也算是逼上梁山,本来当皇帝的应该是他的父亲太子朱标。朱元璋也一直在按照皇帝的方向培养朱标。可是突然一夜之间自己的父亲就死掉,建文帝也被逼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处境。
如果让自己的叔父当皇帝,想必自己一定不会有好日子过,如果自己继位,那么完全没有受过培训的建文帝,根本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所以最后还是明太祖帮助建文帝做出了选择,他最终还是登基了,可惜他很快就把自己的位置给弄丢了。
也许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权都高估了血缘的力量,或者说他们低估了君权对于一个藩王的吸引力,其实如果朱标还活着,那就完全没有朱棣什么事,那整个明朝的历史都要改写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