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一般指《出塞二首》,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让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思想感情。作者是唐朝诗人王昌龄。
出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出塞》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用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出塞》是唐朝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虽然简短,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
《出塞二首》全诗
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出塞二首》全诗释义
其一: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征人守边御敌离家万里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军李广今还在,绝不会让匈奴南下牧马过阴山。
其二:
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后战场上只剩下月光清寒。
城头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刀匣里的宝刀上血迹还没有干。
《出塞二首》创作背景
秦时明月汉时关所对应的其实有一句歌词:孩子,这是你的家。秦汉以来的边塞,秦汉以来守卫边塞的军人,他们所守的是中原辉煌的文明,是我们共同的家。离家万里,不是个人的小家,是从边塞开始,是无故人,多胡语的异地,是传统的化外之地,天下之外的地方。
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长安是东方文明的千年古都,世界的中心,唐天子是天可汗,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 在这时如果不是追忆秦汉时的艰难,写唐的胡马南下,简直是杞人忧天。所以,很大程度上,没有人认识到盛世中的危险因素。
同时,中国传统文人乃至兵家对战争都不是向往或鼓励的。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万里所指,是从边塞到远方的战争之地的距离,并不是边塞到军人故乡的距离(这一点极为重要,同时又没有被重视和强调)。
《出塞》作者
王昌龄 (698年—756年),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他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情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其是其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的边塞诗最为著名。
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行了细致描写,同时能够捕捉到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
王昌龄的宫怨诗可与李白争胜,其诗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比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道之处。他书写了那些久闭深宫的妃嫔宫人的悲情哀怨,以细腻的笔触多方面展现了她们的生活和情感世界。
就艺术表现而言,他发扬了六朝华美艳丽、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继承了其形式美。因此王昌龄被誉为成功地用七言绝句写宫词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