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在于勤奋
天才在于积累

隆中对是诸葛亮写的吗 隆中对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隆中对是诸葛亮写的,《隆中对》选自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

20240728211754376 - 隆中对是诸葛亮写的吗 隆中对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隆中对》原文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隆中对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诸葛当时的隆中对考虑了以下几点:

1、刘邦的出汉中的榜样力量影响力巨大,对士气的激励作用更大;

2、东汉开国时,凉州的隗嚣、马援的作用对后世影响力巨大,诸葛赏识姜维就有这个因素;

3、荆州方向,诸葛是希望关羽和东吴联动。

《隆中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它为刘备提出了一套正确的战略方针,对以后刘备集团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指导作用。以后形势的发展变化,证明了诸葛亮对局势的分析,是非常符合客观现实的。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181~234) 字孔明,东汉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草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谋取西南各族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隆中对”。

从此成为刘备主要谋士。后刘备根据其策略,联孙攻曹,占领荆益,建立了蜀汉政权。曹丕代魏,他劝刘备称帝,任丞相。建兴元年(223年)刘禅继位,他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无大小,悉由他决定。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改善民族关系,有利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曾五次出兵攻魏,争夺中原。建兴十二年,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葬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著有《诸葛亮集》。

诸葛亮幼年丧母,父诸葛珪,曾任汉末梁父县尉、泰山郡丞。亮从亲宦游,“初居山左,读书梁父山下”(清马允刚《重修诸葛武侯祠墓记》),曾在梁父(今新泰市天宝镇古城村)生活过一段时间。“忠武侯幼居山左,为《梁父吟》以见志;后结庵南阳卧龙岗,又为抱膝长吟”(马允刚《出师二表跋》)。故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云亮“好为《梁父吟》”。梁父山、梁父县和汤汤汶水,是诸葛亮的第二故乡,给少年时期的诸葛亮留下了深刻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留言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评论 抢沙发

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国学谷为国学爱好者提供、国学常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国学经典内容阅读及解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