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历史上,有很多诗只红了其中一句,上句或者下句,人们往往不知道内容。
比如“贫贱夫妻百事哀”的上一句,你知道是什么吗?
再比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的上一句,你知道是什么吗?
我们今天要讲的,也是这样一首诗,“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很经典,上一句却少有人知。
但实际上,上一句才更有趣,因为他写透了人心和人性。
如果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读,你会发现了只读这一句,意境完全不同。
下面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这首诗的作者。
02
他叫黄景仁,清代诗人。
很多人对他可能不是很熟悉,但他的远祖你一定知道,就是“江西诗派鼻祖”、“二十四孝”最后一孝的主人——黄庭坚。
不过,黄景仁可没有黄庭坚那般“正骨千秋”,但很有个性。
我们先说关于他的几件有趣的事。
第一:
黄景仁在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参加童子试,这一年他16岁,得第一名。常州知府潘恂和武进知县王祖肃都很欣赏他,愿意为他举荐。
此时的黄景仁,可以说是年少有为,未来不可限量。
第二:
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19岁的黄景仁结交了一个忘年交,叫邵齐焘。不幸的是,他这位好友在三年后就去世了,于是黄景仁认为世间再无知己,遂辞掉了按察使幕府的官职,开始浪迹天涯。
很有个性吧!很重情义吧!
但实际上黄景仁却是个“损友”,他还有一个非常要好,也非常出名的朋友叫洪亮吉,就被他坑得挺惨。稍后我们就会讲。
第三:
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乾隆帝东巡,招募仕子,28岁的黄景仁应试,得乾隆赏识,赐二匹缎,任武英殿书签官,任主簿。
这自然是莫大的荣耀,于是黄景仁就飘了。
他给好友洪亮吉写信,让他把家人都送到京城来住,也感受一下帝都的繁华。能尽孝是好事,但黄景仁没钱,只能洪亮吉出。
所以洪亮吉就好言相劝,说京城不是那么容易住下去的,什么都贵,你只是一个闲官,俸禄也低,很多困难你都想不到。
黄景仁不听,甚至把已故900多年的白居易搬了出来,并夸下海口说:人谓长安居不易,误矣!
在这方面,他和白居易相比,那真是天壤之别,看看白居易那些朋友,有宰相李绛、宰相武元衡、宰相裴度、宰相元稹、宰相李绅、宰相韦处厚、宰相令狐楚、宰相牛僧孺,甚至他的从弟白敏中也是宰相。
而黄景仁只有洪亮吉。
尽管如此,洪亮吉还是把他家人都给送到的京城。两年后,黄景仁又给洪亮吉写了一封信,写得很直接:你把我家人再接回去吧,这确实居不易!!!
要说这洪亮吉也是仗义,不仅把他家人接了回去,还留给了他五百金,让他在京城好好当官。
可黄景仁不听劝,又干了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
第四:
黄景仁拿到洪亮吉赠予的这笔巨款后就想,我现在这个主簿的职位太低,不如把官卖了,再重新到地方买一个有实权的职位。他这么想,就这么干了。
只是他忘了,清律规定,捐官之前,得除现职,而他竟然没有辞掉主簿的职位。
也就是说,他旧官职没有了,新官也没得到,钱也花了出去,然后他就变得很穷、很穷,穷到沿街要饭去了。
第五:
黄景仁丢官后,就开始跟着戏班子混,这样能讨到一口饭吃。要说他也真不是一般人,跟戏班期间,他经常把自己打扮得粉墨淋漓,在街上又歌又哭,谑浪笑傲,旁若无人。
由于他文采斐然,所以很多达官显贵也争着和他交往,可他自命清高,拒绝攀权富贵。
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3月,黄景仁被债主所逼,被迫带病离开京城,尚未归乡,便病死途中,结束了35年短暂又荒唐的一生。
友人洪亮吉为其服丧,办理了后世。
黄景仁的诗,的确写得很好,他和王昙并称“二仲”,和洪亮吉并称“二俊”,为毗陵七子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他的大作。
03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出自黄景仁的《杂感》
由于自身的遭遇和经历,加上他性格的原因,黄景仁的诗多写愁苦,看这个世界不顺眼。
这首诗作于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当时他才20岁。
风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被命运拨弄,踪迹不定。
泥絮:被泥水沾湿的柳絮,比喻不会再轻狂。
薄幸:对女子负心。
谶:将来会应验的话
下面我们再深度解读一下这首诗。
04
诗文大意可解为:
成仙和修道的路,我是不去想了,自认为不会成功,所以只能在深夜里作诗独吟,鸣心中之不平。漂泊不定的生活,已经把我的锐气磨掉、棱角磨平,想想这真是一件悲伤的事,尤其是成就没有,到落得个负心、轻狂之名;
十个人中,有几个人都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他们阳奉阴违,压根就瞧不起你,这世上最没用的,可能就是书生了。我不会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了,只管写自己的诗篇,免得将来被他们一语成谶,就连春天的鸟和秋天的虫,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更何况我呢!
“泥絮沾来薄幸名”化用了杜牧的《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意在自己那些不好的名声,都是别人附加的,也有怀才不遇之叹。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两句诗比较经典,尤其是后半句,经常被世人拿来揶揄读书人,但诗人在此处写,本意并不是贬低读书人,因为他自己就是。
他只是想表达,那些让他白眼相向的读书人,都是榆木脑袋,不开窍、认死理,所以并非泛指。
这就是这首诗,以及这首诗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