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刘昚(shèn)虚,一个名字有点对不起身体的唐代著名诗人。
虽然咬文嚼字、吹毛求疵不好,但这个名字起的……确实有些欠考虑。
刘昚虚生在盛唐,那是文人墨客梦寐以求的年代,尤其对于有点才华的人而言。
遗憾的是,刘昚虚和王维一样,生性淡泊名利,虽以“宏词”科登第委重任,为皇太子校勘经史(半个老师),但为人低调。
他热爱佛法,多与僧侣交往,所以诗风也颇有禅理,比如他在《登庐山峰顶寺》中写:心照有无界,业悬前后生。
同时,刘昚虚还追求清淡、空灵之美,比如在《阙题》中,刘昚虚写: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这一句神似王维的风骨: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搭配起来也是天衣无缝。
虽然刘昚虚不爱热闹,但其实他朋友众多,比如:王维、孟浩然、裴迪、王昌龄、储光羲、常建、张子容等。
他还为孟浩然写过诗,其中有几句是: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喜世俗,仅存诗14首的诗人,笔下竟然还有一首“香风艳曲”,这是比较让人惊讶的事情。
所以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下面我们就来读一下这首“特别”的诗。
美人何荡漾,湖上风月长。
玉手欲有赠,裴回双鸣珰。
歌声随渌水,怨色起朝阳。
日暮还家望,云波横洞房。
出自刘昚虚的《相和歌辞 江南曲》
荡漾:诗中指情绪波动,心思荡漾,思-春状,并非指水波
裴回:同“徘徊”,犹豫不决的样子,诗中解含羞带俏
鸣珰:指首饰,多为金玉所制,撞击有声,故称
渌水:同“绿水”,清澈的水
据《载酒园诗话》评:
“怨色起青阳”句,即杜审言之“啼鸟惊残梦,飞花搅独愁”,刘希夷“月明芳树群鸟飞,风过长林百花起”,意也。妙在只写态度,不甚铺张,得颦眉不语之致。刘昚虚诗传者十四篇,唯此最有蕴藉。
这是很高的评价,也可以说,这是刘昚虚笔下最好的诗篇了。等我们详细解读完,你应该就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了。
诗文浅意可解为:
佳人泛舟湖上,望着对面如意郎,内心小鹿乱撞,不知不觉就红了脸庞。她有心摘下一件首饰送给郎君,以表达自己的心意,可是又犹豫不决,有些羞赧;
歌声随着绿波远去,郎君的船也划走了,突然有点怨恨天上的太阳,为何落得那么快。日暮回家时,还在不停地张望,晚上睡觉时,竟梦见了洞房花烛,云波覆雨,真是叫人羞愧难当。
很明显,这是一首少女思-春的诗,风和日丽的天气,摇舟在湖心消遣,突然遇到一个令自己心动的男子,不免春潮涌动。
少女犹豫着,要不要打个招呼,然后送上定情信物,可若是这样,他必定以为自己是个轻浮之人,所以缱绻难决。
就这样,太阳逐渐快落山了,她没有骨气勇气去表达,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他唱着渔歌远去的背影。
回到家后,少女还是思念异常,忍不住朝湖心偶遇的地方望去,而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未曾想睡梦中竟然梦到了那番场景。
这自是够让人感到羞愧的事。
起句诗人写“美人何荡漾,湖上风月长”,说明来游湖的人很多,并非只有女子和心仪的郎君,所以“风月”长。
既然如此,能有人一下吸引住这位佳人,说明这位郎君也定是器宇不凡,风度翩翩。
随后诗人又写“玉手欲有赠,裴回双鸣珰”,这句把少女的心思描绘得淋漓尽致,冲动和理性在心里反反复复,那一瞬间可能就想到许多许多细节,可等要伸出手的时候,却什么话也没有了。
于是,她就一直在那里纠结着。
颈联“歌声随渌水,怨色起朝阳”两句,时间上有了变化,此时太阳已经偏西,游人慢慢散去,歌声渐行渐远,所慕之人也消失在暮霭之中。
所以差不多大半天,这位少女也没敢表白。一个“怨”说明在少女心里,时间过得飞快,恋恋不舍之意溢于言表,以至于归家之后还在张望。
尾联“日暮还家望,云波横洞房”两句,写得很巧妙,点到即止,把更多想象留给了读者。
“云波”对“洞房”,你能想到什么就是什么,这就是这首诗很经典的原因,读后给人余地,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