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开元八年,公元720年,
16岁的高适离开家乡,第一次来到都城长安,
便被这里的繁华景象所吸引了。
从那以后,他就立志,将来一定要有所作为。
原本,高适身出“渤海高氏”,算是名门之后,
祖父高侃为一代名将,官安东都护、左武卫大将,
可是高适这一支,到了他这一代就逐渐没落了,
而且天下太平,武将并不得重视。
所以,高适的理想,
要等到35年后才能实现,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此,高适此间经历了许多人情冷暖,
由于没有后台,遭受的白眼也多,
这对他后来的人生影响极大,甚至李白入狱时,
高适未曾施以援手,也是看透了人心和世故。
他与杜甫、岑参、王之涣、王昌龄的关系都非常好,
不救李白,一是因为李白属“附逆”罪,事情可大可小,
那时候长安刚刚收复,唐肃宗李亨正在严惩不忠之臣,
他贸然进言,不但救不了李白,反而适得其反。
其次,高适与李白的交情,实际上很一般,
他们一生也仅有两面之缘,相处的日子加起来不超过半个月,
电影里把他们演成莫逆之交,实属附会,
不像杜甫,他们晚年是最好的朋友,杜甫落魄时,
正是高适和严武资助,帮他盖了“浣花草堂”。
朋友有远近,亲戚有厚薄,自古以来就是这个理。
因此,今天我们就读一首高适笔下的诗。
君不见富家翁,昔时贫贱谁比数。
一朝金多结豪贵,万事胜人健如虎。
子孙成长满眼前,妻能管弦妾能舞。
自矜一朝忽如此,却笑傍人独悲苦。
东邻少年安所如,席门穷巷出无车。
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
长安少年不少钱,能骑骏马鸣金鞭。
五侯相逢大道边,美人弦管争留连。
黄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弃捐。
安知憔悴读书者,暮宿虚台私自怜。
出自高适的《行路难二首》
初到长安,高适既感慨都城的繁荣,也叹息乡野之人,与城里人的区别。
虽然这一年他仅有16岁,却早早就感受到了社会的现实与残酷。
高适尝试拜谒高官,以求取功名,但屡屡碰壁,根本就没有人拿他当盘菜。
所以第二年,高适就失意而归,在宋州耕读自养,日子清贫。
下面我们再深度解读一下这首诗。
诗文大意可解为:
你看那些富翁,他们曾经贫穷时,人们根本不屑一顾。但是一旦他们有了钱,就会与豪门贵族结交,事事胜人,健壮如虎;
他们的子孙环绕膝下,妻子善于管弦乐,小妾善于跳舞。尤其是,这些人善于自我夸耀,突然变得如此显赫,却嘲笑别人独自悲苦;
村野中的少年又是如何?出身穷苦,出门连车马都没有,虽然很有才华,却不肯拜谒权贵,因此一肚子圣贤书,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而长安城中这些少年,从不吝啬金钱,他们可以骑着骏马,挥舞着金鞭。在路边与侯爷相遇,也从不畏惧,美人们弹奏着弦管,争着与他们取乐。这些富家子弟,挥金如土,始终都很重视承诺,从不食言。
反观那些刻苦读书的人却黯然失色,他们在寒冷的夜晚独自宿在空荡的台上,只能自艾自怜,这就是格局的差距。
高适这首诗,先是抨击了社会现象,人人都嫌贫爱富,没有本事就会被人瞧不起。
难能可贵的是,高适从自身反省,把乡村少年和城里少年作比较,发现城里的人眼界更宽,懂得珍惜机会,所以更容易飞黄腾达。
人所处的环境和经历,限制了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城市中的青年,自信满满,敢于尝试,就算遇到王侯,也敢直言。
可村里的青年就畏畏缩缩,甚至还自命不凡、清高孤傲,所以难成大器,因此他们的生活也很苦。
我们常说,格局决定命运,心态决定一切,高适16岁就能看透人情世故,又能自我审视,这就是他最终能封侯的原因。
相反,我们看杜甫和李白,缺乏的就是这一点品质。
李白自视甚高,总是标榜不慕功名,却用了大半生来求官。而杜甫放不下读书人的姿态,哪怕自己的小儿子被活活饿死,也不肯染铜臭之名,最终要靠朋友接济才能度日。
所以,人要有两面性,一方面坚持风骨,一方面融入现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最怕高不成低不就,不黑不白,成了黑白之间那抹灰。一辈子一事无成,这才是最失败的。